武汉纺织大学专业录取线为520分。
1、武汉纺织大学普通类本科批录取分数线。武汉纺织大学2022年在湖北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物理类520分、历史类535分。
2、武汉纺织大学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武汉纺织大学2022年在湖北省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物理类516分、历史类531分。
3、武汉纺织大学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武汉纺织大学2022年在湖北省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物理类507分、历史类522分。
武汉纺织大学重点专业:
1、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该专业毕业生从业方向包括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化工工程师、销售代表、高中教师等岗位,前景广阔,潜力大。
2、会计学专业。
会计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包括课堂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该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3、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学习自然科学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使之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等。
以上数据来自4221学习网官网。
武汉纺织大学(本科)2022年在湖北省历史类最低录取分为522分
2023年武汉纺织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参考2022年)
1、武汉纺织大学(本科)2022年在湖北省历史类最低录取分为522分,录取位次15059。其中财政学类541分,新闻传播学类540分,工商管理类540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英语专业,最低为542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历史类专业。
2、武汉纺织大学(本科)2022年在湖北省物理类最低录取分为495分,录取位次66552。其中会计学530分,商务英语529分,计算机类529分,
武汉纺织大学简介
武汉纺织大学是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十大时装名校。学校在新中国振兴民族轻工业的呼声中应运而生,
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人才培养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完善“五育并举”育人格局,构建“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开展“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大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
有67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8个,湖北省品牌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
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6门,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近年来,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
学校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单位,是“欧洲纺织大学联盟”第一个中国大陆成员。学校建有教育部首个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拥有湖北省第一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学校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日本文化学园大学开展本科层次合作办学项目,与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捷克等国有关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长期承办由商务部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主办的“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研修班,连续多年主办和承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武汉纺织大学录取线2023介绍如下:
武汉纺织大学(本科)2022年在湖北省历史类最低录取分为522分,录取位次15059。
武汉纺织大学(Wuhan Textile University),简称“纺大”,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是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单位、欧洲纺织大学联盟成员、世界纺织大学联盟成员,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武汉纺织大学初建于1958年,始称武汉纺织工学院,是原中国纺织工业部所属的行业院校;1998年经中国国家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划转为湖北省管理;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2002年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并入;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武汉纺织大学。
截至2022年12月,武汉纺织大学拥有3个校区;设有18个学院(部),有本科专业69个;拥有15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有教职员工2200余人,专任教师1500余人,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