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树人学院2022分数线介绍如下:
浙江树人学院在甘肃理科最低录取分数为:345分、理科最低位次为:83759; 文科最低录取分数为:425分、文科最低位次为:26367。
浙江树人学院在四川理科最低录取分数为:434分、理科最低位次为:177029; 文科最低录取分数为:479分、文科最低位次为:63401。
浙江树人学院在云南理科最低录取分数为:430分、理科最低位次为:97472; 文科最低录取分数为:514分、文科最低位次为:39454。
浙江树人学院创办于1984年,是由浙江省政协和浙江省教育厅共同主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民办本科院校。入选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浙江省应用型试点示范建设学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创办于1984年;2000年,浙江省电子工业学校、浙江省轻工业学校(舟山东路校区)、浙江省对外经济贸易学校并入;2001年6月,浙江勘察工程学校并入;200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拥有杭州拱宸桥与绍兴杨汛桥两个校区,占地123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6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约亿元,图书馆藏书201万余册,电子图书约100万余种。
设有树兰国际医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开设51个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有教职工13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50余人;在校生万余人。
截至2023年4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3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50余人,博士35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80%,正高职称教师110余人。近年来,学校引进与培养了全国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共70余人。
目前,学校聘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10余人。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优势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
开设3000多门课程,其中,国家级一流建设课程1门,省级一流建设课程106门。
浙江树人学院2023专升本分数线首轮投档线:最高分:228分,最低分:182分。
浙江树人大学:
浙江树人大学(ZhejiangShurenUniversity)是一所由浙江省政协创立、省教育厅主管的社会力量办学本科高校,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截至2022年10月,学校共有杭州拱宸桥与绍兴杨汛桥两个校区,占地123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66万平方米。
现有教职工1350余人 ,设有院士领衔的树兰国际医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学科涵盖医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法学、工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开设51个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
“浙江省污染暴露与健康干预重点实验室”为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培育),计算机教学、化学实验教学、城建工程、信息与电子工程等4个实验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以上数据出自好老师升学帮网。
办学条件:
学校秉承“崇德重智,树人为本”的校训,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尊”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民办体制机制的优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模式,经过近30年的发展,学校已建成为一所占地面积近50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藏书量200余万册。
中外文期刊1650种,中外文数据库30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749万元。在校生16000余名,涵盖经济、管理、文学、工学、法学等学科的普通高校。学校建有管理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设有土木工程等34个本科专业。
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环境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浙江省重点专业。此外,学校还成立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中国服务经济研究中心、陶瓷研究所、超微量研究中心等26个研究机构。
浙江树人学院2023专升本分数线如下:
文史类为218分,学校信息如下:
学校现有杭州拱宸桥与绍兴杨汛桥两个校区,占地123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66万平方米。设有院士领衔的树兰国际医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在校生万余人。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约亿元,图书馆藏书201万余册,电子图书约100万余种。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试点示范建设学校,在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连续多年荣获第一。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学科涵盖医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法学、工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基础扎实、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有4个省一流学科,教育部高校思政创新发展中心、教育部白俄罗斯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和省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研究基地,2个省行业平台,1个省创新团队,25个校级研究机构及平台。开设51个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
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优势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开设3000多门课程,其中,国家级一流建设课程1门,省级一流建设课程106门。
“浙江省污染暴露与健康干预重点实验室”为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培育),计算机教学、化学实验教学、城建工程、信息与电子工程等4个实验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于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战略需要,学校正加快建设交叉科学研究院、“医工信”研究及现代服务业研究基地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