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资产库存表格填写

feion1992024-07-25  0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一、资 产(一)按有关科目余额填列1、货币资金= 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2、存 货= 在途物资+物资采购+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包装物+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材料成本差异+生产成本借贷轧抵后填列(二)资产帐的借方+负债帐可能出现的借方余额(注:应根据有关明细帐的余额)1、应收帐款 =应收帐款借方余额+预收帐款的借方余额2、预付帐款=预付帐款借方余额+应付帐款的借方余额 3、待摊费用=待摊费用借方余额+预提费用借方余额+长期待摊费用中一年内(含一年)未摊销部分(三)按贷方余额列示1、坏帐准备2、短期投资跌价准备3、存货跌价准备4、长期投资减值准备5、累计折旧(四)借方余额用“+”,贷方余额用“-”1、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2、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3、固定资产清理(五)表列帐不转1、长期债券投资中一年内到期部分转为流动资产(含一年)2、长期待摊费用中在一年内(含一年)到期未待摊部分转入待摊费用项目反映 (六)报表附注披露1、应收票据贴现(商业承兑汇票)2、融资租入固定资产3、其他流动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价值较大的应披露其内容和金额 (七)其余项目按资产帐照抄填入二、负债(一)负债帐的贷方余额+资产帐可能出现的贷方余额(注:应根据有关明细帐的余额) 1、应付帐款=应付帐款贷方余额+预付帐款的贷方余额2、预收帐款=预收帐款贷方余额+应收帐款的贷方余额(二)贷方余额用“+” ,借方余额“-”1、应付工资2、应付福利费3、应交税金4、其他应交款5、住房周转金 三)表列帐不列一年内(含一年)到期的长期负债转列流动负债 (四)其余项目按负债帐照抄填入NOTE:流动项目均含一年,而非流动项目均不含一年。三、所有者权益(一)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若有未弥补亏损用“-” (二)按所有者权益帐余额填入1、股本2、资本公积3、盈余公积(公益金单独列示)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库存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

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包括生产流程的全部资产,无论是在途的还是入库的,还是车间的。在计算这个项目的时候,没有必要分清是生产成本还是库存商品,结转只是为了明细核算,而报表不要求明细,所以结转与否对这项目的数额是没有影响的,只要你把整个流程所占用的资产全部计算在内即可。当然广义的资产是包括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生产成本是原材料进入车间后,实物形态的改变,并且附加了部分人工费用,地点的改变不会对资产的实质产生影响。试算平衡表不反映明细,所以不会体现结转的过程。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原来,有些企业在填列“存货”项目时,其中的“库存商品”既剔除了“商品进销差价”,又剔除了“商品削价准备”项目金额。而在填列“库存商品”项目时,则只剔除了前者,以致于出现“部分”大于“总体”的现象。“库存商品”是否也应剔除“商品削价准备”金额?对此,会计人员意见不一,各执一词。笔者认为,既然“存货’”项目剔除了“商品削价准备”,那么,作为“存货”其中数的“库存商品”项目也理应剔除该项目金额。否则,就违背了会计核算的可比性原则和一贯性原则。持反对意见的同志认为:如果“库存商品”项目剔除“商品fflJ价准备”,则报表“库存商品”与实际库存商品的金额不相吻合,不符合历史成本原则。其实,资产负债表的附列资料中特别列有“商品削价准备金期末余额”项目,将该项目金额加计进去就能反映出“库存商品”的帐面成本。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97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