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课程培训考试

feion1992024-07-25  0

1.会计核算方法:(7个):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表2.会计假设:(4个):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3.会计核算基础:收付实现制(现收现付制)、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1.会计要素定义: 会计要素是要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也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2.会计要素的内容:(6个) 会计要素:1:资产2:负债3:所有者权益4:收入5:费用和成本6:利润 其中,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3.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其在经济活动中体现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需要,分门别类进行核算的项目。2.会计账户:是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再账簿中开设的,用来分类连续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和分类储存会计核算资料的,具有一定结构的记账实体和信息载体。3.二者的关系:每一个账户都有一个简明的名称,用以说明账户所记录的经济内容,会计科目就是账户的名称。三、复式记账的原理1.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典型代表,是当今世界普遍使用的一种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袋”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2.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资产(费用)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3.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4.记账符号:(借贷)1.资金筹集环节账户的设置:利息 和 财务费用2.采购环节:采购成本=买价+采购费用 账户(采购和原材料)3.生产环节:生产成本: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消耗的货币表现。 账户(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 (库存商品和生产成本)4.销售环节: 销售收入:企业因对外出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以及转让无形资产等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销售费用 销售成本:2个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1个税金:营业税金及附加 账户(主营业成本和库存商品)5.财务成果及分配1)净利润的计算:利润的分配程序2)账户的设置: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1. 会计凭证的分类:(1)原始凭证(2)记账凭证2.记账凭证专用记账凭证的分类和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1.会计账簿的种类:会计账簿按用途分类:(1)序时账簿(2)分类账簿(3)联合账簿(4)备查账簿会计账簿按外表形式分类:(1)订本式账簿(2)活页式账簿(3)卡片式账簿会计账簿按账页格式分类:(1)三栏式账簿(2)多栏式(3)数量金额式账簿1过账,对账和结账过账:对账:对账簿账簿账簿所作的记录进行全面核对。结账:指在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结算处每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将期末余额结转至下期的一种方法。1错帐的更正:红色更正,划线更正,补充登记法2财产清查的内容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债权债务等财产物资的盘点和核对,来确定各类财产物资的实际结存数,并查明账面结存数与其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财产清查的分类1按照清查对象的范围大小分类:全面清查 局部清查 2按照清查时间分类:定期清查 不定期清查 3按照清查的组织形式分类:自行组织清查 外单位组织清查 会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表+ 附注+ 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的内容: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阿聪 0:47:451.会计核算方法:(7个):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表2.会计假设:(4个):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3.会计核算基础:收付实现制(现收现付制)、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1.会计要素定义: 会计要素是要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也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2.会计要素的内容:(6个) 会计要素:1:资产2:负债3:所有者权益4:收入5:费用和成本6:利润 其中,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3.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其在经济活动中体现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需要,分门别类进行核算的项目。2.会计账户:是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再账簿中开设的,用来分类连续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和分类储存会计核算资料的,具有一定结构的记账实体和信息载体。3.二者的关系:每一个账户都有一个简明的名称,用以说明账户所记录的经济内容,会计科目就是账户的名称。三、复式记账的原理1.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典型代表,是当今世界普遍使用的一种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袋”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2.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资产(费用)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3.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4.记账符号:(借贷)1.资金筹集环节账户的设置:利息 和 财务费用2.采购环节:采购成本=买价+采购费用 账户(采购和原材料)3.生产环节:生产成本: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消耗的货币表现。 账户(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 (库存商品和生产成本)4.销售环节: 销售收入:企业因对外出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以及转让无形资产等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销售费用 销售成本:2个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1个税金:营业税金及附加 账户(主营业成本和库存商品)5.财务成果及分配1)净利润的计算:利润的分配程序2)账户的设置: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1. 会计凭证的分类:(1)原始凭证(2)记账凭证2.记账凭证专用记账凭证的分类和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1.会计账簿的种类:会计账簿按用途分类:(1)序时账簿(2)分类账簿(3)联合账簿(4)备查账簿会计账簿按外表形式分类:(1)订本式账簿(2)活页式账簿(3)卡片式账簿会计账簿按账页格式分类:(1)三栏式账簿(2)多栏式(3)数量金额式账簿1过账,对账和结账过账:对账:对账簿账簿账簿所作的记录进行全面核对。结账:指在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结算处每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将期末余额结转至下期的一种方法。1错帐的更正:红色更正,划线更正,补充登记法2财产清查的内容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债权债务等财产物资的盘点和核对,来确定各类财产物资的实际结存数,并查明账面结存数与其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财产清查的分类1按照清查对象的范围大小分类:全面清查 局部清查 2按照清查时间分类:定期清查 不定期清查 3按照清查的组织形式分类:自行组织清查 外单位组织清查 会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表+ 附注+ 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的内容: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一、会计电算化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以下简称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重庆婚嫁在线欢迎您)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二)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1)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2)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 (3)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进一步发展。 (三)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是: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重庆婚嫁在线欢迎您)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各单位在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财政部门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具体组织实施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财政部门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任务是: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制定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对会计核算软件及生成的会计资料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实施监督;促进各单位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组织开展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 二、会计核算软件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 会计核算软件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程序。(重庆婚嫁在线欢迎您)凡是具备相对独立完成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模块的软件,如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软件等,均可视为会计核算软件。 企业应用的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简称ERP)软件中用于处理会计核算数据部分的模块,也属于会计核算软件范畴。 (二)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 会计核算软件分为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和专用会计核算软件两种。通用会计核算软件一般是指由专业软件公司研制,公开在市场上销售,能适应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基本需要的(重庆婚嫁在线欢迎您)会计核算软件。目前我国通用会计核算软件以商品化软件为主。专用会计核算软件一般是指由使用单位自行开发或委托其他单位开发,供本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 (三)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 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是指会计核算软件中有相对独立的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的各个组成部分。 会计核算软件一般分为账务处理、应收/应付款核算、工资核算、(重庆婚嫁在线欢迎您)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销售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财务分析等功能模块。其中账务处理模块是会计核算软件的核心模块,该模块以记账凭证为接口与其他功能模块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构成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 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 一、计算机一般知识 (一)计算机及其种类 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 计算机可按多种标准分类。从用户应用角度,一般可将计算机分为微型计算机(也称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计算机等。 (二)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是衡量计算机系统功能强弱的主要指标,主要有: (1) 计算机速度。也称主频或时钟频率。它是指计算机在单位时间里处理计(重庆婚嫁在线欢迎您)算机指令的数量,是表示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主要性能指标。时钟频率越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快。时钟频率的单位是兆赫(MHZ)。如通常说的“486微机”、“586微机”就是计算机速度的一种表示方式。 (2)字长。字长是计算机信息处理中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长度。字长标志计算机的精度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一般个人计算机字长以32位、64位为主,服务器的字长一般都在64位、128位以上。 (3)存储容量。存储容量是指计算机存储器所能存储的二进制信息的总量,它反映了计算机处理信息时容纳数据量的能力。存储容量以字节为单位,每1024个字节称为1KB,每1024KB字节称为1MB,每1024MB字节称为1GB. (三)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信息处理。信息处理是指计算机对信息进行记录、整理、统计、加工、利用、传播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信息处理是目前计算机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等。会计电算化属于信息处理应用领域。 (2)科学计算。科学计算是指用计算机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等领域中涉及的复杂的数据运算。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早应用的领域。 (3)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指计算机及时采集检测数据,按最佳值迅速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调节,从而实现有效的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计算机辅助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来帮助人类完成相关的工作。常用的计算机辅助系统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5)计算机通信。计算机通信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应用领域。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通信应用领域的典型代表。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普及,网上会议、远程医疗、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网络会计等计算机通信活动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6)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如判断、理解、学习、问题求解等。

你好.1、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比较好考。统考三门课程,都是作为一个会计人员需要掌握的最最基础的东西。2、携带本人身份证,到当地财政局会计处报名。一般一年2次。3、报名后,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课程3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会计基础》)。最好报名时买书,隔年略有差异。完全不需要另找其他课外辅导书。报名点就有辅导班,效果很好。4、有关细节问题,请直接咨询当地财政局会计处,你会得到最满意可靠地答复。

会计职业道德与规范,主要是简单的会计法律规范和会计人员自身的规范.会计基础,主要是会计概念理论和分录.会计电算化,操作系统,WORD,EXCEL方面的知识和财务软件方面的操作.需要上机考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96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