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减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减期初记住这个就行了,中级会学递延所得税的,学了就清楚了
应交所得税——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纳的企业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是二级科目,一级科目是“应交税费”,是负债类科目。贷方记录应缴纳的所得税,借方表示实际缴纳的所得税;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尚未缴纳的税费,期末余额如在借方,反映企业多缴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是损益类科目,借方表示发生的所得税费用,贷方表示结转到本年利润的所得税费用。期末无余额。
【导读】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只有两个,分别是经济基础和会计实务,其中经济基础只需要进行知识点记忆,而实务真正考验的是我们的财会账务处理能力,目前,初级会计考试已经结束,今年的考生真的太不容易了!受疫情影响,考生们历经了了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考试延期,甚至还有很多地区直接延期到2021年才进行考试,彻底打乱了原有的备考方案!随后,又收到了2020年初级考试题削减、分值进步、评分标准大变的消息,考生们急需调整应对方式...种种情况加在一起,给很多考生们造成了不少的心理担负,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考试复习,今天给大家整理了2020初级会计实务重点:应交税费,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一、差额征税账务处理
1、企业按规定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账务处理
1)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应付或实际支付金额】
贷: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
银行存款等
2)待取得合规增值税扣税凭证且纳税义务发生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
应交税费-简易计税(选择简易计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
贷:主营业务成本
2、企业转让金融商品按规定以盈亏相抵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
1)企业实际转让金融商品,月末,如产生转让收益
借:投资收益
贷: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2)如产生转让损失,则按可结转下月抵扣税额
借: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贷:投资收益
3)交纳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4)年末仍为负差
借:投资收益
贷: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二、税控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的账务处理
1、企业初次购入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2、按规定抵减的增值税应纳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一般纳税人】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贷:管理费用
3、企业发生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技术维护费,应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4、按规定抵减的增值税应纳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一般纳税人】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贷:管理费用
三、应交消费税
1、销售应税消费品
借:税金及附加(只有跟销售有关的才涉及本科目)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
企业将生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在建工程等非生产机构时,按规定应交纳的消费税。
借:在建工程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3、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委托加工继续用于生产应纳消费税的商品负担的消费税,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借方。
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委托加工直接用于对外销售的商品负担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4、进口应税消费品
借:材料采购/固定资产等(包含消费税)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
四、其他税费账务处理
1、应交资源税
1)对外销售应税产品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2)自产自用应税产品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2、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会计分录: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
3、应交土地增值税
1)企业转让的土地使用权连同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一并在“固定资产”科目核算的,转让时应交的土地增值税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2)土地使用权在“无形资产”科目核算的
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处置损益(借方差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无形资产
资产处置损益(贷方差额)
3)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销售房地产应交纳的土地增值税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交纳土地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4、应交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应交税费-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
应交税费-应交车船税
应交税费-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
5、应交个人所得税
1)企业按规定计算的代扣代缴的职工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2)企业交纳个人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关于2020初级会计实务重点:应交税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这也是实务的必考考点,希望准备2021年考试的大家能够关注起来,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一点,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虽然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必要的学习计划一定要做好,并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加油!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之间是有区别的。分析如下:1、两者的含义上的区别“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是负债类科目,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税法规定,应从生产经营等活动的所得中交纳的税金。“所得税费用”核算的是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2、暂时性差异(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即在未来期间不考虑该事项影响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由于该暂时性差异的转回,会进一步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金额。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一)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企业在持续使用或最终出售该项资产时将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总额,而计税基础代表的是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该项资产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抵扣,两者之间的差额需要缴税,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例如,一项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200万元,计税基础如果为150万元,两者之间的差额会造成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的增加。在其产生当期,在符合确认条件的情况下,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二)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为企业预计在未来期间清偿该项负债时的经济利益流出,而其计税基础代表的是账面价值在扣除税法规定未来期间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之后的差额。因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本质上是税法规定就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即与该项负债相关的费用支出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则意味着就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抵扣的金额为负数,即应在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调增,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金额,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减少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缴所得税。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一般产生于以下情况:(一)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从经济含义来看,资产在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少,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多,则就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企业在未来期间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并减少应缴所得税,符合有关条件时,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例如,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计税基础为260万元,则企业在未来期间就该项资产可以在其自身取得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多扣除60万元。从整体上来看,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会减少,应缴所得税也会减少,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确认条件时,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二)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当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实质上是税法规定就该项负债可以在未来期间税前扣除的金额。即: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账面价值-(账面价值-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 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意味着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与该项负债相关的全部或部分支出可以从未来应税经济利益中扣除,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例如,企业对将发生的产品保修费用在销售当期确认预计负债200万元,但税法规定有关费用支出只有在实际发生时才能够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为0;企业确认预计负债的当期相关费用不允许税前扣除,但在以后期间有关费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使得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减少,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有关确认条件时,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所以,当出现暂时性差异的时候,“所得税费用”与“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的金额就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