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收款项泛指企业拥有的将来获取现款、商品或劳动的权利。它是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债权,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款项、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补贴款、其他应收款等。特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债权。
2、应付款项和预收款项是公共组织在结算中发生的负债。这部分负债的债务主体主要是非政府组织。
因为政府组织除公务外一般不涉及盈利性活动,其购买行为亦是有财政资金作保障,很少会出现应付而未付款项。而非政府组织自身业务活动就带有一定程度的盈利性,并且在业务之外亦会从事一些经济活动,例如:开办经济实体、提供有偿服务等。这样就会发生应付款项和预收款项。
所谓的应付款项,是指公共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应当支付而尚未支付的各种款项。即: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因采购商品物资、原材料、接受劳务供应,应付未付供货单位的款项。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其他应付款。
应收款项的确认计价:
确认:应收账款的确认重要是解决何时确认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是与商品的销售或劳务的提供直接相关的,因此确认应收账款的时间通常应与确认收入的时间相一致。也就是说,在商品的所有权已经转给购货方,或劳务已经提供、收入已经实现时,对未取的款项确认为应收账款。
计价:应收账款的计价就是确认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应收账款是因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产生的债权,应当按照实际发生额记账。其入账价值包括: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价款、增值税以及代购货方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在确认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时,应当考虑有关的折扣因素。
1:商业折扣,它是销货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多购商品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
2:现金折扣,它是债权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债务扣除。
应付款项的纳税调整: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在经济交往过程中难以避免债权、债务的发生。有债权存在就有损失风险,有债务在身就有成为收益可能。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3号《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 企业应收、预付账款发生的坏账损失申请税前扣除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债务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撤销(包括被政府责令关闭)、吊销工商营业执照、死亡、失踪,其剩余财产或遗产确实不足清偿;
(二)债务人逾期三年以上未清偿且有确凿证明表明已无力清偿债务;
(三)符合条件的债务重组形成的坏账;
(四)因自然灾害、战争及国际政治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收款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付款项
应收款:指公司在持续经营的情况下为顾客提供信用而产生的, 这意味着公司同意在将来的某个时刻为今天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收取费用·
企业在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由于交易而形成的各种应收未收的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
应付款:指公共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应当支付而尚未支付的各种款项。即: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因采购商品物资、原材料、接受劳务供应,应付未付供货单位的款项。包括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和其他应付款。
扩展资料:
应收款科目核算如下: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款项和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产生的应收款项。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承租人或购货单位(接受劳务单位)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长期应收款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出租人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租赁款,应按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借记本科目,按未担保余值,借记“未担保余值”科目,按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的现值,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按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二)企业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产生的长期应收款,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借记本科目,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三)根据合同或协议每期收到承租人或购货单位(接受劳务单位) 偿还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长期应收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收款
百度百科-应付款
应收核算的是债权,应付核算的是债务。比如,甲乙双方,甲找乙借了10万,那么甲是债务人,是应付,乙是债权人,是应收。
应收冲应付做会计分录如下:1、借:应付账款 :**单位 贷:应收账款:**单位2.应收应付对冲是指在同一客户对我公司既有应收款项又有应付款项的情况下,一公司将应收款项科目和应付款项科目进行同等金额的核销的动作。3.涉及应收应付对冲的科目包括以下两组科目中任何对应组合: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但在工作中主要是应收账款货款和应付账款材料款之间的对冲。4.该账务处理只适用于国内交易的客户,不适合海外报关销售交易的客户。在月度结账时,科目余额应为0,且不可以跨客户进行收应付对冲。5.应收应付对冲时,双方仍然要按照实际发生的销售额开具增值税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