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周期=应收账款天数+存货天数,这是中级财务会计的计算公式。 营运周期=应收账款天数+存货天数—应付账款天数,这是高级财务会计的计算公式。 完全可以。
营运周期的定义:是评价经营的资金占用情况。
运营周期(Operating cycle)是一指标,一般来说运营周期越短越好,最好是负值,这表明企业周转良好。
计算公式:运营周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应付账款是企业(金融)应支付但尚未支付的手续费和佣金。 是会计科目的一种,用以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通常是指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发生的债务,这是买卖双方在购销活动中由于取得物资与支付货款在时间上不一致而产生的负债。
扩展资料:
1、营运目的
经营管理者透过一些硬指标及软指标对其下属部门管理的各项作业,起到培训、督导、考核、奖惩的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
2、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又称“商情周期”、“商业周期”。在英国,通常称为“贸易周期”;在日本,通常称为“景气循环”。
经济周期指的是国民经济运行呈现的一起一落、扩张与收缩不断交替的周期性波动。 过去把它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现在一般叫做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四个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运营周期
一般来说,企业生命周期变化规律是以12年为周期的长程循环。它由4个不同阶段的小周期组成,每个小周期为3年。如果再往下分,一年12个月可分为4个微周期,每个微周期为3个月。该规律的行业特征不太明显,适用于各种行业,甚至大部分商业现象。由于不同的企业存在着不同的生命周期,不同的生命周期体现不同的变化特征。尽管它们有共同的规律,但在4个不同周期阶段变化各异,各自的发展轨迹也不同。这些不同的变化特征归纳为如下三种变化: (一)普通型 周期运行顺序:上升期(3年)→ 高峰期(3年)→平稳期(3年)→ 低潮期(3年)。普通型变化最为常见,60%左右的企业属于这种变化。它的4个小周期的运行相对比较稳定,没有大起大落。属于普通型变化的企业,即使经营业绩平平,但只要在低潮期不出现大的投资失误,一般都能比较顺利地通过4个小周期的循环。 (二)起落型 周期运行顺序:上升期(3年)→ 高峰期(3年)→低潮期(3年)→平稳期(3年)。起落型变化比较复杂,不易掌握,属于盛极而衰,大起大落之类型。这类变化企业的比例约占20%。它的运行轨迹在周期转换过程中突发剧变,直接从高峰落入低谷。处于这个周期阶段的企业,经营者一般都会被眼前的辉煌所迷惑,错误估计形势,拼命扩大投资规律,准备大干一场。殊不知这种投资决策的失误,结果导致前功尽弃,甚至全军覆没。
运营周期(Operating cycle)运营周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这个指标是评价经营的资金占用情况,一般来说运营周期越短越好,最好是负值,这表明企业周转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