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0年初级会计考试经济基础科目共考察四种题型,分别是单选、多选、判断、不定项选择题四种,其中多选和不定项选择难度较大,对于每一种题型,我们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就要重视起来,多做题,做的的时候再结合一下技巧,这样才能保证做题的准确率,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各题型答题技巧。1、单项选择初级会计考试中知识要点单一考察的几率很低,基本上每个章节目录知识要点间常有多多少少的考察,因而大伙儿在复习时对单一知识要点应在了解记忆的基础上其他会涉及的知识要点开展全方位系统的备考。平常刷题的全过程时要留意总结解题方法,做单项选择题时能够用枚举法、比照法和分辨法等,简单为大伙儿详细介绍一下好多个小窍门。枚举法就是指从题目、选择项找到自己了解能够精确分辨的信息内容,把显著不正确的选择项清除,再挑选标准答案。比照法关键是找不同,先把早已题目的依据与选择项比照,挑选出适合的的回答,再从变小范畴的回答中开展比照。分辨法就是指考生在做单项选择题时,要是2个选择项相互之间形象化矛盾性,必定有一对一错。假如别的选择项的描述归属于分歧的一方类似或与分歧毫不相关内容,基本就能够 分辨出恰当选择项。2、多项选择多选题在初级会计考试中有一定的难度,可是可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于多选题的成绩,把握好初级会计考试方式,在每日锲而不舍的训练中获得解题的经验。常常对多选题开展训练,找到合适自己的解题方式,争得保证会做的题一定不可以失分,不确定性回答的题能够根据一些解题方法选中标准答案,多加学习初级会计考试题目最新消息复习关键点具体指导,把握好解题方法和方式,必定会如愿以偿。3、判断初级会计考试判断题要不对,要不错,不会出现含糊不清的状况,依据考生经验,经常会有设定偷换概念“圈套”,规定考生可以在了解的基本上,精确记忆力考试点,用心立意做答。常见的解题方法有形象化分辨、因素缺少、反向解析三种方式。形象化分辨就是指考生用心立意后,依据思维逻辑及其专业知识贮备,遵照自己的第一直觉工作经验分辨,防止不断改动。4、不定项选择谨慎性原则是解决不定项选择的最好对策。因为不定项选择是好几个题型紧紧围绕一个题目实例解题,因而考生一定要认清题目叙述,用心立意,防止因立意不清误进圈套,危害4道小题目的做答。初级会计考试考试选择选项时,有把握的选择项坚决选择,不确定性的选项宁可不选,得到少选部分占比的得分,提升综合成绩。以上就是2020年初级会计经济基础各题型答题技巧的有关内容,在进行备考之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楚的总体目标和复习计划方案,对于自学考试的考生,一定要知道初级会计职称自考备考方法,对于报考了环球网校课程的考生,跟着专业名师一步一步进行考试复习就可以了。
《初级会计实务》
1.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1)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2)移动加权平均法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2.材料成本差异
(1)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2)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3)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4)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3.商品流通企业发出商品的核算
(1)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2)售价金额核算法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4.固定资产折旧历年试题
(1)年限平均法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不考虑残值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
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折旧率
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账面原值-累计折旧
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考虑预计净残值)。
(4)年数总和法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率
5.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
6.某一时段履约义务收入和成本的计算
(1)本期确认的收入=交易价格总额×截至本期履约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收入
(2)本期确认的成本=预计总成本×截至本期履约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成本
7.利润的构成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他收益+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8.所得税费用的计算
(1)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2)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3)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
9.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1)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2)约当产量比例法: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单位成本
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单位成本或(总成本-完工产品成本)
(3)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
(4)定额比例法:
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完工产品定额+月末在产品定额)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成本=分配率×完工产品定额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定额
10.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1)直接分配法:
分配率=待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
各部门应分配的费用=分配率×该部门耗用的劳务量
(2)交互分配法:
对内分配率=辅助生产费用总额÷劳务总量
对外分配率=(交互分配前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成本费用)÷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
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每年难度都不大,一般只要不傻,自学一年,或者在学校平常心学习半年就可以考试通过,每年的命题规律也差不多。放心吧,只要认真复习一下几乎通过率是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