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实务

feion1992024-07-25  0

稀释前每股收益:30000/40000=0.75元 债券利息按实际利率:9555.6*4%=382.224万元,可转股10000*20/100=2000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30000+382.224*(1-25%))/(40000+2000)=0.72元

自己公司可以做也是可以的吧!

会计核算用好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核算处理上持谨慎态度,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者保持警惕,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对具体会计核算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谨慎性原则在企业财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体现在多个方面。 第一,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时,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在物价上涨时,发出存货的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会使本期成本接近当期水平,减少利润中的水分,期末存货价值偏低,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第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平速折旧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两类。若企业选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则可使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的前几年多提折旧,从而减少利润,少缴所得税,等于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又可使投入的资金尽早收回,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体现了谨慎性。 第三,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以确保企业的资产更加真实、有效,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稳妥可靠。 此外,谨慎性原则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无形资产等具体会计准则中也得到具体体现。 如果谨慎性原则不能在财务会计中恰当运用,就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过度稳健。我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谨慎性原则成为企业经营者隐瞒利润、逃避税收的秘密武器。同时,有些上市公司为了提高股票市值,故意夸大企业利润,违背了谨慎性原则。一是稳健不足。如实际成本计价方法下,发出存货的成本按什么价格计价,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后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固定资产采用快速折旧法还是采用直线折旧法计提折旧?短期投资计提跌价准备时,是按投资总体、按投资类别还是按单项投资计提?以上情况都会由于企业选择性较强而出现不同的结果,形成资产价值和利润不实的情况。 因此,企业在会计实务中必须认真贯彻谨慎性原则的要求,真正做到用好用活,防止滥用或歪曲使用谨慎性原则来设秘密准备、过分提取准备、故意压低资产或收益、故意抬高负债或费用,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讲究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的专业判断,对会计交易或事项作出谨慎性的处理。

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同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决策体系。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谨慎适度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依据新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财务报表的重要资产、负债项目进行计量时,公司管理层应综合考虑包括活跃市场交易在内的各项影响因素,对能否持续可靠地取得公允价值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董事会应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决议。公司应在此基础上充分披露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相关估值假设以及主要参数的选取原则。上市公司不得为了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调节各期利润;也不得出于不当动机,要求相关中介机构出具虚假鉴证报告。注册会计师在鉴证业务过程中应履行充分的鉴证程序,对公司公允价值选用的合理性,包括公司的决策程序、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及披露的充分性给予关注,并做出独立的专业判断。公允价值显失公允,公司又拒绝调整的,注册会计师应考虑对鉴证结论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955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