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方法,第一个,调节营业外收入或补贴收入,例如,将正常营收挂入补贴收入避税,增加利润。第二,调整报表科目,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例如上市公司把难以收回的钱挂在账上,虚增资产,或夸大其他应付款,来避税或降低税收等目的。第三,虚拟资产,例如,将已发生的费用作为待摊费用加入资产科目,降低费用、虚增资产、从而调节利润。或通过递延摊销,少摊销或不摊销已发生费用从而增加利润。第四,调整会计政策,有的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的灵活性,改变折旧方法、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例如将产品的定额成本差异在产品跟库存产品之间分摊,本期销售产品不分摊,以降低本期销售成本。第五,计提手段调节利润,第六,调节存货价值,例如,虚构存货或隐瞒存货的短缺或损毁。第七,调节费用,例如,调整长期待摊费用、在建工程,以后逐渐分摊,平滑利润。第八,关联交易调节利润,例如,虚构业务,利息调节费用、分摊共同费用、不正常价格购销活动等。第九,税收返还调节利润。基本上这几种,希望在识别企业财报的时候可以帮到你
企业业务单一,业务支出大多比较规范,偶而有不规范的支出。此情形不需要单独创建一套账,而以小金库代替,只记录简单的流水账。
1、虚增收入
比如:以自我交易的方式实现收入、利润的虚假增长;或者与客户或供应商以私下利益交换等方法进行恶意串通以实现收入、盈利的虚假增长。
2、虚减成本或费用
比如:利用体外资金支付货款或费用,虚减当期成本和虚构利润;压低员工薪金、阶段性降低人工成本粉饰业绩;或者将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费用,予以资本化。
3、虚增长期资产
比如:利用在建工程,以建造成本的名义将资金转入实际控制人或者其他人的口袋里;或者利用长期股权投资,以投资的名义将资金转入实际控制人或者其他人的口袋里。
4、虚减负债
因为诉讼很有可能需要承担的负债,或者其他要支付的债务,比如对外担保和承诺,均不反映在表内或者加以披露。
5、盈余管理
比如:推迟在建工程转固时间或外购固定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时间等;暂估的成本费用不入账等;这通常在IPO公司中比较常见,因为报告期横跨三年,业绩一般来说逐年增长比较美丽,因此盈余管理较为多见。
假账的特点,就是账实不符。财务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财产进行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