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什么需要计提

feion1992024-07-25  1

行政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不做预提计提工资。拨款收入,支付款项。计算超值或结余。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计算经营成果,盈利或亏损。按不同的会计制度执行,没有可比性。

1、计提折旧,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

2、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3、如果有提前预付或者以后累积支付的各种款项,例如房租等,需要在受益期分摊或计提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账款

4、计提营业税金及附加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

通俗的讲,就是把尚未发生但将要发生的支出计算出来列入费用,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

计提也是指在一个规定的基数上(如支付的合法员工薪酬),乘以规定的比率(如应付福利费全国规定的都是工资的14%),按此方法计算出来的就是应提取的应付福利费过程,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就是对后一句话的解释。所以,计提是会计实务最基本操作,任何企事业单位都需要执行的会计程序。

计提功能

1、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2、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

3、预计某些应付账款。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计提时机

1、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2、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

3、预计某些应付账款。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提

根据新会计制度,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需要计提折旧的。

计提折旧,是公司财务处理时,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是未实际支付的折旧费用。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计提折旧时需要区分会计期间和折旧期间,这两者所指的期间不一定相同。折旧期间指的是开始计提折旧时依次顺延的年限,比方说从2000年3月开始计提折旧,对于折旧而言的第一年是2000年3月到2001年3月;而会计期间在我国通常是指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常见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以及年数总和法。下面通过分别介绍每种折旧方法的计算来说明计提折旧时应当注意的内容。

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

1、财政部新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改变了过去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核算方法,即行、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要计提折旧。2、举个例子:某事业单位本月应计提固定资产折旧50000元:借:非流动资产资金-固定资产 50000。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947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