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经济法增值税题目

feion1992024-07-25  2

【导语】《经济法》是中级会计职称难度最小,也是最为基础的科目,但是仍然难倒了不少零基础考生,因为此科目考试内容比较多,出题形式比较灵活,再加上长时间的备考,难免有所懈怠,所以没通过此科目考试的大有人在,下面是给大家分享一下2021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考情及复习攻略,希望帮助大家更准确的进行复习备考。

一、科目特色

经济法科目内容多、内容杂、内容细、内容单调、考题灵敏,需求大量的回忆,但不能机械地死记硬背。必定要注意多概括,多举例,多做题。

二、考情分析

经济法需求回忆的东西比较多,要点主要会集在2、4、5、6、7章里边,尤其是新增内容,需求予以注重。当然要以了解为条件,在了解的基础上回忆方能顺利应对简答及综合题。各类税法相关常识应通过做题操练熟练把握。关于要点法条要害词的分析和回忆才干把握考试要害。

三、复习技巧

1.多动笔、学会构建常识结构,概括总结

构建常识结构能够将所学的常识,有关系的连在一起,更清楚的知道自己所学的东西的定位,然后在做题的时分就会有方向性的在脑中检索常识。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利用导图、总结,将杂乱的常识简单化。

2.重复回忆

经济法常识点比较细而杂,必定要及时回忆,始终保持常识点的新鲜度。不要抱着考前冲刺再回忆的想法。关于网课老师在课堂上所强调的要点要及时进行标注,有时间就回忆。

第一遍回忆我们不必定100%都能记住,但是如果能回忆到50%的状态,后期再进行基础阶段学习,冲刺阶段学习,再上考场就真的是攻无不克的状态了。并且这才是一点点增强回忆的过程。

关于2021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考情及复习攻略,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了,经济法其实有很多记忆口诀,有助于记忆,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也可以自己总结,只要自己觉的能朗朗上口有助于记忆就可以,更多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各科目复习建议,希望大家持续关注!

区别非常大

一,教材篇幅的区别

中级《经济法》教材增值税章节,共六小节,40页内容

税务师《税法一》教材,共13小节,130页内容

二,内容深度的区别

中级中的增值税在整个考试中不算重点,只是辅助知识点,当然还是要掌握基础内容

税务师中的增值税在《税法一》的考试中占比最大,不仅如此在税务师另一门《涉税相关实务》中也涉及到增值税的内容,所以即便税法一没考到的考点,也可能在实务中涉及到,重要性显然易见

三,考试难度的区别

增值税在中级会计职称中的占比不大,主要侧重于会计上的考点,所以增值税其实难度不大,掌握基础内容就得得分

而税务师考试从考试名称就能看出侧重于税法的掌握,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目前税收最大的两大税种,所以几乎涵盖了每个税种的全部内容,也希望考生通过学习来掌握全面内容,自然在范围和难度上更广更深

第一题我认为固定资产购入时,未做进项税额抵扣,销售过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售价低于账面原值,且不是作为废品处理的,可免征增值税。第二题如果是因质量原因,发生退货并取得厂家开具的红字发票,即应冲减当期进项税额。我又查了一下税法。你看一下。财税[2008]170号文件与国税函[2009]90号文件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区分不同情形征收增值税:(一)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二)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三)2008年12月31日以前已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本通知所称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是指纳税人根据财务会计制度已经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1.借其他应收款24000贷库存现金24000借管理费用18760贷库存现金187602.借其他货币资金180000贷银行存款180000借材料采购150000 应交税费25500银行存款4500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944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