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的计算初级会计

feion1992024-07-25  0

增值税的计算方式如下:

基本公式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增值税计算公式:不含税销售额×(1+税率)=含税销售额

不含税销售额×税率=应纳销项税额

开票20000,销项税=20000/1.16*16%=2905.98

如无进项,则应缴税金=2905.98

如有10000进项,则进项税=10000/1.16*16%=1452.99

则应交税金=2905.98-1452.99=1452.99

扩展资料: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基本示例

A公司4月份购买甲产品支付货款1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甲产品含税销售额为23400元。

进项税额=1700元

销项税额=23400/(1+17%)×17%=3400元

应纳税额=3400-1700=1700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参考资料:增值税_百度百科

增值税分进项税和销项税,你开出去的发票上的增值税是销项税,如果没有进项税抵扣,你开具多少要上缴多少,一般纳税人的税率是17%,如果你销售的货物的销售单价是含税价,比如总额是1000元,那收入数是:1000/1.17=854.70元,增值税:1000-54.70=145.30元.如果你销售货物的销售单价不含税,那就是:收入*0.17=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是这样的(1)销项税额 1000 (2)进项税额 100 (3)期初留底税额 (4)进项税额转出 (5)免抵退应退税额 (6)税务检查调整的税额 (7)应抵扣税额=(2)+(3)-(4)-(5)+(6) =100 ( 8)实际抵扣税额 100(如果(7)<(1) 是(7 )否则是(1)) 9应纳税额(1)-(8) =900 10期末留底税额(7)-8)小规模纳税人按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销售收入*3%

1、一般纳税人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基本示例:

A公司4月份购买甲产品支付货款1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甲产品含税销售额为23400元。

进项税额=1700元

销项税额=23400/(1+17%)×17%=3400元

应纳税额=3400-1700=1700

2、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扩展资料:

一、起征点

个人提供应税服务的销售额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达到起征点的,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增值税起征点不适用于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个体工商户。

1、按期纳税的,为月应税销售额5000-20000元(含本数)。

2、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300-500元(含本数)。

二、税制改革

中国自1979年开始试行增值税,于1984年、1993年和2012年进行了三次重要改革。现行的增值税制度是以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令第13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为基础的。

第一次改革,属于增值税的过渡性阶段。此时的增值税是在产品税的基础上进行的,征税范围较窄,税率档次较多,计算方式复杂,残留产品税的痕迹,属变性增值税。

第二次改革,属增值税的规范阶段。参照国际上通常的做法,结合了大陆的实际情况,扩大了征税范围,减并了税率,又规范了计算方法,开始进入国际通行的规范化行列。

第三次改革,把部分现代服务业由征收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扩大了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值税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94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