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错题太多

feion1992024-07-25  0

初级会计职称即助理会计师。担任助理会计师的基本条件是:掌握一般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并能正确执行有关的财经方针、政策和财务会计法规、制度;能担负一个方面或某个重要岗位的财务会计工作;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包含:职高、技校、中专)以上学历。

中国的会计师制度,创始于中华民国时期的1918年。当时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了《会计师暂行章程》,对合格的会计师发给证书。1927年,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颁布了《会计师注册章程》;不久会计师划归工商部管理,另颁布了《会计师章程》;1929年,立法院公布了《会计师条例》。

1945和1946年又先后颁布《会计师法》和《会计师检核办法》。对会计师资格的取得、会计师事务所的开设和业务范围、会计师公会、会计师的惩戒处分等,都作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1年10月24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制定了《核定会计师管理规则》,规定经所在地市工商局或县人民政府核准的会计师,可以在当地执行业务。

1980年12月23日,财政部颁发了《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规定具有一定会计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人员,经居住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考核批准,可以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在执行工作任务时,用注册会计师称号。注册会计师承办业务,由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顾问处统一接受委托。

反复看,考的都是基本,应该不难

可以侧重练习占分最多的那一章

对于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难易众说纷纭,有的考生觉得知识点考得太全面太难,有的考生却说其实挺容易,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竟然都在这小小的错题本的使用里,以下为考生朋友们分享这篇优秀学员的错题本使用秘籍,希望能帮助大家轻松过关!对于错题本整理和学习,有不同于别人分类整理的诀窍,经过我和身边朋友的备考实践证明,也确实很有用。在考试前,我的错题本上一共有203条记录,千万不要小看这些记录,都是我在冲刺阶段非常宝贵的复习资料。在平时做题的时候,我坚持坚决不翻书,无论这个知识点掌握的如何,都不要一边翻书一边做题,这样丝毫没有效果,白白浪费了练习题。也不要做一道题目就对一道答案,看一下解析,这样很浪费时间,也很容易打乱做题的思路,可以将题目划分章节,或者划分组别,我一般都是5-7个为一组,或者一个知识点的题划分为一组,这个依据个人习惯而异。对照答案解析的时候,我比较喜欢在解析上勾画,一些简单题目的解析就一眼略过了,但是复杂题目的解析我会按照步骤或结构进行划分清楚,在题号上做出标注,这样有些零散时间的时候,拿着解析也可以当一本复习资料来看。每做错一道题,我也是像大家一样,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做错了,是出于自己马虎大意了,还是知识上有所欠缺,只不过我比较喜欢做标注,看我的书和练习册都是这样,有很多颜色的笔做的各种各样的标注,像马虎大意错的题目我会标注“M”,即“马”的拼音缩写,知识类的会标注“Z”,这样比较方便的是在分类整理的时候可以更清晰的知道哪些需要整理,哪些没必要整理。抄录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错题在错题本的时候,多数人都会直接抄题目,但是我觉得没什么必要,因为有的资料题,字数很多,全抄下来很浪费时间,再看的时候也不清晰。我都是记录错题的知识点,遇到特别长的知识点,我就直接写好头一句话和最后一句,中间省略,标注上书里的页码和知识条目。因为考试中都是客观题,没有主观题,所以没必要一遍遍用手写知识点来记忆的,只要理解了掌握了就可以。在之后的做题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以前犯过的错误,就在原来的知识点上标注下,也可以备注上是哪本书哪页的哪套题,然后重新回归教材,进行重复记忆。因为,既然已经错过的知识点又出现错误,可以说明,一是这个考点比较重要,多次重复考查,另一个就是自己的掌握程度可能还不够。如果是多次标注的,那就值得花费大量时间来琢磨研究了,可以整体看看所有这类错题,在错题本上写明错误原因,是哪里的知识没有分析到位,也可以写出解析中或自己总结的好的解题步骤,建议换一种颜色的笔,这样会很有利于后期再看的。就是这样的方法,长期坚持下去,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记录很多,不要灰心,随着知识疑难点的一点点解决,也会越记越少的,自然说明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错误率越来越低。还要记得时常翻出错题本复习,特别是在冲刺备考阶段,加深巩固这些知识点对考试会大有益处。最后,祝大家在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中都能取得好成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939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