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里的借和贷可以粗略的理解为“增加”和“减少”但根据会计科目的不同,有的时候借和贷表示的增减方向是相反的。
具体如下:
1、资产类科目: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
2、负债类科目: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加。
3、权益类科目:贷表示增加,借表示减少。
4、损益类科目:贷表示增加,借表示减少。
5、成本类科目:贷表示减少,借表示增加。
扩展资料
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会计资料和信息反馈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加以控制和指导,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监督除货币监督,还有实物监督。会计监督的内容,是从本单位经济效益出发,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进行的全面监督。
会计监督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或预算管理,维护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制度,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合理使用资金,促进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
记账法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分别表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费用、利得和损失的变动和结果。初学会计最容易混淆的就是“借”和“贷”。 在会计实务中,“借方”是指资产的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款”是指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和资产的减少。
1、借和贷在会计中的含义:会计中的借和贷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是纯粹的记账符号,表示会计要素的增加或减少的记账方向。2、借:一般表示资产、费用、成本的增加;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的减少。3、贷:一般表示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资产、费用、成本的减少。
借是进来的意思;贷是出去的意思,比如借:现金,就是现金进来的意思思,贷现金,就是现金出去的意思。再比如借:管理费用,就是管理费用进来的意思。贷管理费用,就是管理费用出去的意思。 再比如,发生收入记在贷方,就是贷主营业务收入,收入进来了为什么要记在贷方不是借方?因为到月未要做结转,调个头。上面提到的发生费用就是借管理费用,调个头做结转就是借:主营业务收入,贷管量费用,结转了一下就好理解,借主营业务收入就是进来的收入,贷管理费用,就是管理费用要出去的意思。明白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