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和精神,完善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制度,客观公正地评价会计专业人才的学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建设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办法》等法规、政策,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高级会计师资格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凡申请参加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的人员,须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取得合格成绩的,在有效期内可申请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第二章 报考条件
第三条 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廉洁奉公,爱岗敬业,有效履行岗位职责;
(二)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三)近五年各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
(四)符合国家或省继续教育有关要求。
第四条 学历(学位)及资历条件
取得会计师或相关系列(指审计、经济、统计,下同)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报考高级会计师:
(一)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取得会计师或相关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后,从事财务会计工作2年以上;
(二)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取得会计师或相关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后,从事财务会计工作4年以上;
(三)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取得会计师或相关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后,从事财务会计工作5年以上;
(四)具有大学专科学历,取得会计师或相关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后,从事财务会计工作10年以上。
第三章 评审条件
第五条 专业理论知识
(一)具有系统、扎实的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和经济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财务、会计发展趋势和宏观经济政策;
(二)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熟练掌握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与财务、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运用以上知识制订行业、单位的财务制度,保证会计工作目标的实现;
(三)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精通业务,有解决财务会计工作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对财务会计管理或生产经营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
第六条 学术水平
取得会计师或相关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财务会计类论文2篇以上,每篇1500字以上;
(二)在公开出版的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财务会计类书籍中,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5万字;
(三)市级以上会计专业课题或研究成果的主要完成人。
第七条 业绩与成果
取得会计师或相关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2项以上:
(一)主持的财务、会计工作,达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并被县级以上财政部门确认为优秀单位;
(二)负责或执笔拟定、修订的本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或内部控制制度、财务预算、会计岗位操作规程、会计监督检查方案等,经批准实施后效果显著;
(三)立足本职工作,参与管理,当好领导参谋,在增加收入、节约开支、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成绩突出;
(四)作为第一撰稿人,撰写过2篇以上财务分析报告或专题调查报告,报告主题明确,层次清楚,文字流畅,分析透彻,建议切实可行;
(五)主持或承担市级以上批准的财务、会计方面的科研课题,有创新或独到见解,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其成果已通过鉴定;
(六)在开展内部审计、查错纠弊、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通过调研报告、管理建议书等提出重要的建设性意见,被单位采纳实施后效果显著;
(七)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承办人承担县级以上重点工程、技改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论证项目2个以上,或大中型企业改制、上市、重组、清算等项目2个以上;
(八)在会计中介机构中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承办人承担大中型企业年度审计、资产评估、管理咨询等项目2个以上。
第四章 破格条件
第八条 不具备从事专业工作资历要求,但确有真才实学,取得会计师或相关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以来业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人员,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破格报考:
(一)各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其中至少有2年度考核为优秀;
(二)具备下列1、3或2、3条件(同一获奖项目、获奖论文或著作按一项计算);其中,获得设区的市政府或省级以上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联合表彰的奖项,或者获得省部级“先进会计工作者”称号的,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主要完成人承担省级以上项目(课题),并已结项;
2.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以上及相当奖励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者获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人;或者获2项以上与财务会计相关的国家专利;
3.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财务会计类论文3篇以上,每篇3000字以上;或者在公开出版的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财务会计类书籍中,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10万字。
第五章 附 则
第九条 资历年限以及工作年限计算截止到评审年度的当年年底。
第十条 对违反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纪律和有关规定的,按照国家、省有关政策规定和党员、干部管理权限予以处理。
第十一条 本标准条件中词(语)的特定解释:
(一)凡冠有“以上”“不少于”的,均含本级或本数量;
(二)报刊含报纸和期刊,报纸、期刊是指具有国内统一的cn刊号,公开出版发行的合法出版物,期刊不含增刊、专刊;论文发表必须为独立完成或第一作者;论文字数指正文字数,不包括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
(三)出版书籍指具有isbn国际标准书号,公开出版发行的专业研究性合法书籍,不包括一个单位、一个系统统一出版的论文集、讲话集、报告集,总字数不少于15万字;
(四)“市级”均指设区的市,不含县级市;
(五)“主要完成人”指在工作中起支配、决定作用的,应排前三位。
第十二条 本标准条件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标准条件自2017年3月8日起执行,有效期至2022年3月7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印发的《山东省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试行办法》(鲁人社〔2009〕12号)同时废止。
高级会计师为什么评审很难?★我看到:通知:全国部分论文取消、条件放宽。查阅各省最新职称政策可搜:高级职称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论文办郑州郑密路20号(简称、统称,搜索可查各省全部信息,在百度、360、搜狗第58-68页,17年前是18号)、高级职称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论文办、高级经济师论文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论文选题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论文范文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论文辅导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报考条件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评审条件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职称(高级经济师、农经师、会计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人力资源管理师、教师)论文(论文选题、论文范文、论文辅导、报考条件、评审条件、考试科目)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中国职称大学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论文办等。在百度、360、搜狗第58-68页。即搜:高级经济师论文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会计师(农经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论文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搜:高级经济师评审条件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会计师(农经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评审条件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搜:高级经济师报考条件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会计师(农经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报考条件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搜:高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会计师(农经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考试科目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搜:高级经济师论文选题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会计师(农经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论文选题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搜:高级经济师论文范文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会计师(农经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论文范文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搜:高级经济师论文辅导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高级会计师(农经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论文辅导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
高级会计师职称评定条件如下:
一、基本条件
报名参加高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热爱会计工作,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二、具体条件
报名参加高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取得会计师职称后,从事与会计师职责相关工作满10年。
(2)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或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会计师职称后,从事与会计师职责相关工作满5年。
(3)具备博士学历,取得会计师职称后,从事与会计师职责相关工作满2年。
本通知所述学历或学位,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学历或学位。
高级会计师的评定办法
必须先参加全国统一的《高级会计师实务》考试。考试合格并符合下述相关要求后,由本人申请,单位推荐。
经所在单位、省直主管部门、地市财政部门或基层职称评委会进行考核评议,并提出考核推荐材料,报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会计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省级人社部门备案批准。
不难。郑州论文大学高级职称论文郑密路全国办总结的职称评审愚蠢行为:背离评审条件大道至简。评审思路简单:对照评审条件找差距。委托论文更简单:收刊物、付款、完了。但每年都有1%-3%的论文学员(全部是大龄底层愚蠢贫穷女性),背离最重要、最关键的评审条件。反而在评审条件之外的小事上计较,自造问题、自寻烦恼、搬石砸脚、挖坑自进。这就是职称评审愚蠢行为(背离评审条件)。我指导发表论文15年,指导学员200人以上。发现两个基本规律:规律一:凡是熟人或老学员介绍的、又要求0预付(承诺收到刊物再付款)的新学员,都是收到刊物后耍赖、拖欠。200名学员中出现4人,占2%:L晓H(原文是姓名,下同)、F向Q等。L晓H收到刊物后耍赖,F向Q收到刊物几个月后“忙的连微信付款的时间也没有”。他们这样搞的结果,就是断本单位后来学员的路,这就是我秒拒DXM的原因。还想干这事?不可能了。规律二:凡是不知道抓关键(评审条件)、委托后反悔、不懂还干涉、评审前没事找事、把好事搞坏的,都是大龄底层愚蠢贫穷女性。200多名学员中出现6人。占3%。这种人是祸害、四害:一害自己,HL华已经5年评审不合格。人生有几个5年?二害同事,断了本单位后来学员发表权威刊物的路。三害编辑,浪费编辑半年的时间。四害我,浪费我半年精力。根本原因是:这种人缺乏高层思维、全局观念,没有识人用人能力和判断能力,不知道轻重缓急,不懂最重要的评审条件,再简单的事也会搞复杂、再好的机会也不知道珍惜、更抓不住,一生只会没事找事、计较小事。扒粪堆的鸡子上不了麦草垛。(一)是女性。没有一个男性干这事。(二)是大龄女性。没有一个年轻女性干这事。(三)是底层女性。没有一个中高层女性干这事。成为底层、中层、高层的根本原因是:对同一件事,思路、行动、结果不同。人由此分成三六九等。(四)贫穷。愚蠢导致贫穷(老底层),贫穷(老底层)导致愚蠢,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五)愚蠢。表现为:1.颠倒黑白。学报编辑审稿半年、决定发表了,HL华一句颠倒黑白的话把好事搞坏“学报名称不好听、季刊不如月刊、评审无效”。她这一句话不仅让编辑和我半年的努力白费,也害了她自己和同事。编辑把她列入黑名单并通知期刊联盟,她以后再难发表。期刊联盟特别是学报不再接受她单位的论文,也害了同事。她5年评审不合格。她不穷,谁穷?她不烂在单位最底层,谁烂?你现在就问任何一个论文老师:能否在学报发表?你很难找到。学报是标准的学术刊物,是最权威的。2.抓小放大。论文学员WYH收到刊物后开始研究标点符号:“这个标点符号是否用错、那个字是否用错”?结果评审不合格后问我“是否还要业绩”?她就愚蠢到这种程度。她不穷,谁穷?她不烂在单位最底层,谁烂?3.班门弄斧。外行指导内行,合作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