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会计基础分录

feion1992024-07-25  0

一、短期借款: 1、借入短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2、按月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3、季末支付银行存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 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4、到期偿还短期借款本金: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二、应付票据: 1、开出应付票据: 借:材料采购/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票据 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2、应付票据到期支付票款: 借:应付票据 贷:银行存款 3、转销无力支付的银行承兑汇票票款: 借:应付票据 贷:短期借款 三、应付账款: 1、发生应付账款: 借:材料采购/库存商品/在途物资/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制造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2、偿还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 3、因在折扣期内付款获得的现金折扣偿付应付账款时冲减财务费用: 借:应付账款 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4、转销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 贷:营业外收入——其他 四、预收账款: 1、收到预收账款: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2、收到剩余货款: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3、预收账款不多的企业,将预收款项记入“应收账款”贷方 收到预付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收到剩余货款: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五、应付职工薪酬: 1、确认职工薪酬: (1)货币性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车间成本(产品生产人员工资)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劳务成本(生产部门人员工资) 管理费用(管理人员工资)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工资)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人员工资) 研发支出(研发人员工资) 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外商投资企业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职工福利 (2)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累计折旧 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发放职工薪酬: (1)支付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向银行提取现金: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发放: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库存现金 代扣代缴: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 (2)支付职工福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贷:库存现金 (3)支付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和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贷:银行存款 (4)发放非货币性福利: 企业自产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员工: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企业支付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所发生的租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薪酬 贷:银行存款 六、 应交税费: (一) 应交增值税: 1、采购物资和接受应税劳务: 借: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2、 进项税额转出: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在建工程/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库存商品/原材料 3、 销售物资或者提供应税劳务: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视同销售行为: 借:在建工程/长期股权投资/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出口退税: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交纳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小规模纳税人的核算: 1、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 借:原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 贷:银行存款 2、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二) 应交消费税: 1、销售应税消费品: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 借: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应付职工薪酬/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交消费税 3、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借:原材料 贷:委托加工物资 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直接用于对外销售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应付账款 借:原材料 贷:委托加工物资 对应收取的收托加工代收代交消费税的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4、进口应税消费品: 借:材料采购/固定资产/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三)应交营业税: 1、计算应交营业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2、销售不动产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3、交纳营业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贷:银行存款 (四)应交资源税: 1、 对外销售应税产品应交纳的资源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2、自产自用应税产品交纳资源税: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3、交纳资源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贷:银行存款 (五)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1、计算应交城市建设维护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2、交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贷:银行存款 (六)应交教育费附加: 1、计算应交教育费附加: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 2、交纳教育费附加: 借: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 (七)应交土地增值税: 1、企业转让的土地权连同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一并在固定资产科目核算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2、土地使用权在无形资产科目核算的: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3、交纳土地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八)应交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矿产资源补偿税: 1、计提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矿产资源补偿税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房产税 ——车船使用税 ——矿产资源补偿税 2、交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矿产资源补偿税 借:应交税费——房产税 ——车船使用税 ——矿产资源补偿税 贷:银行存款 (九) 应交个人所得税: 1、 计算代扣代交的职工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3、交纳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七、应付利息: 1、 计提利息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2、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八、应付股利: 1、确认应付股利或利润时: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鼓励或利润 贷:应付股利 2、 支付: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九、其他应付款; 1、计提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 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 2、支付: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十、长期借款: 1、 取得长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本金 2、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 应付利息 3、 归还长期借款: 借:长期借款——本金 贷:银行存款 十一、应付债券: 1、企业按面值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本金 2、计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3、债券还本计息: 借:应付债券——面值 ——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

打个比方,客户去供应商买10月的货100元13个税点,发票当场开,货款用现金给一半另一半下月给,客户和供应商是一般纳税人买货的会计分录借:原材料 88.50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1.50贷:现金 50 应付账款-供应商(名字)50供应商卖货会计分录借:现金 50 应收账款-客户名字 50贷:主营业务收入:88.50 应交税费-增值税11.50

会计基础里面编制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指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指明应借、应贷账户的方向、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是由应借应贷方向、对应账户(科目)名称及应记金额三要素构成。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基本格式如下:(1)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一借一贷:借:科目A 金额1贷:科目B 金额1多借一贷:借:科目A 金额1借:科目B 金额2贷:科目C 金额1+2一借多贷:借:科目A 金额1贷:科目B 金额2贷:科目C 金额1-2(2)先借后贷,借贷同行,借方在左,贷方在右。一借一贷:借方科目甲 贷方科目乙 金额1多借一贷:借方科目甲 贷方科目空 金额1借方科目乙 贷方科目空 金额2借方科目空 贷方科目丙 金额1+2一借多贷:借方科目甲 贷方科目空 金额1借方科目空 贷方科目乙 金额2借方科目空 贷方科目丙 金额1-2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此外要勤,多学、多问、多练。1)首先从会计科目入手,背熟科目核算内容。2)学习记账规则和记账流程,学习会计制度,学习基础知识。3)多练,多积累实际经验。4)及时了解各种财税政策,拓宽知识面。5)注意灵活运用,逐步做到精准核算,合理避税。6)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同时,要想快速掌握会计分录的正确应用,不能靠死记硬背,也不能以某一会计教材给出的举例分录来作为万能的金钥匙,可参照以下几个方法:1、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2、结合经济业务往来捋顺各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3、把所有的经济业务归类,找出各类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搞清在哪里用那些会计科目进行账务处理。4、联系会计准则,结合会计科目弄清各科目核算的内容。5、重点的掌握资产减值、公允价值变动、递延税项、或有负债等账务处理。6、理清成本归集与分配、成本结转、损益结转、各项税费的计提与核算。7、多做一下账务处理练习,强化记忆内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921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