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和初级会计师的区别
众所周知,相比于注册会计师、税务师、注册管理会计师等证书来讲,初级会计职称的难度有所下降,所以很多人以为初级会计职称会很简单,通过率会很高,但结果却属实不同。初级会计职称证书,继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之后成为会计行业的敲门砖,据财政部公布信息表示,2019年初级职称考试合格率仅为22.89%,而2018年初级职称考试通过率更是低至16.85%,个别省份甚至通过率只有10%,因此广大考生切不可等闲视之,掉以轻心,仍需脚踏实地,步步为营,方能出手得卢。1.基础知识多,记忆压力大随着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取消,2018年初级职称考试大变革,报考条件放宽,不限专业,高中学历即可报考,报名人数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这毫无疑问对于广大非会计专业学子来讲是一个好的机会,但也是一个挑战。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很多零基础考生报考时,由于没有学习过相应的基础知识,面对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苦不堪言。因此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紧跟老师思路,反复钻研教材,吃透书上例题,辅以习题练习,积基树本,夯实基础,方能在后续提升过程中做到如鱼得水,游刃有余。2.考试批次多,考试范围广虽然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当中删除了一些较难章节,但同时也增加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横向科目拓展章节,而且初级考试报考考生较多,分批次考试,机考随机抽题的特点,使得考察范围较广,考核内容较为全面,不可小觑。因此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切不可在复习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对于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知识点,都要保持警惕,尽量不存在知识盲点。各个考点逐个击破,将每个细节了然于心,这样,距离融会贯通近了一步,距离通过考试也便近了一步。3.报名考试冲动,学习决心不足报考时雄赳赳气昂昂,上考场时灰溜溜软绵绵,是诸多学子的真实写照。广大考生中不乏有报考之后没有坚持到底,半途而废,亦或是内心觉得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比较简单,轻敌,而以失败告终。因此,各位考生在报考之后不仅要有必胜的决心,还要有付诸的努力,参加初级考试需要同时通过两科,唯有坚持不懈,两科均衡,方能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拿到初级会计职称后备考注会是个不错的选择,难度肯定是有的,但是拿到初级会计后备考注会会有一点基础,比零基础备考的人员更容易上手,在注会的考试科目当中有两科和初级的科目相似,高顿CPA老师建议在备考是可以趁热拿下这两门,及《会计》和《经济法》。
注会难在哪?
注会考试有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有6门考试科目,每科成绩有效期为5年;综合阶段考试只有1门考试科目,专业阶段考试6科需考生在连续五年内通过,综合阶段考试科目需考生在同一年内通过。
注会福利也较丰厚,不仅发展好,而且薪资也很可观,如果有机会考取注会证书,那么一定要争取尽快拿下!越好的东西就越难得到,拿到证书之后对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这点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备考不仅是学习的过程也是知识增长与更新的方法。
怎么备考注会?
CPA备考
1、基本知识掌握牢固
注会考试难度虽高,但是只要你将注册会计师基本知识掌握牢固后,通过考试也不是不可能的。备考前期,一定要注重对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的掌握,将基本知识点总结、归类,并且进行不定期地翻看、记忆。
2、拔高提升必不可少
备考过程中,不必急于拔高。大家可先将基本知识掌握牢固后,再通过注会历年真题、拔高试题进行拔高,拔高时要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两者还是有较大的差别,特别是注册会计师的会计,还是得多做练习题,准备的时间很长,所以抽出两个星期感觉不影响,初级会计师考试比较简单,看了两三个星期的书外加做了几套试卷就过了。注会可以先考虑会计、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这三科,可以任选2门搭配,或组合一下,而审计和财管这三科相对比较难,对于学员的基础水平要求较大,之所以先考较为简单科目是增强你通过注会的信心,考注会要有一个长期备战的心理准备,而且要在五年内通过六个科目,同时还要在五年内通过综合科目的考试才能真正注册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