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会计分录

feion1992024-07-25  0

计提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结转所得税费用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结转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提不提都可以,看你们单位自己。分录是: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1、结转已分配的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股利2、结转盈余公积补亏借: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年终结转后,除“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外,其余的利润分配明细账户没有余额。

1、结转已分配的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股利 2、结转盈余公积补亏 借: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年终结转后,除“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外,其余的利润分配明细账户没有余额。 拓展资料: 结转,或期末结转,指期末结账时将某一账户的余额或差额转入另一账户。这里涉及两个账户,前者是转出账户,后者是转入账户,一般而言,结转后,转出账户将没有余额。 所谓“结转”,是会计工作中重要的具体业务,通常它是把一个会计科目的发生额和余额转移到该科目或另一个会计科目的做法,这个做法叫结转。 结转的目的大体有四个:其一是为了结出本会计科目的余额;其二是为了计算本报告期的成本;三是为了计算当期的损益和利润的实现情况;其四是为了保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一定要把本会计年度末的余额转到下个会计年度。 利润分配是企业在一定时期 (通常为年度) 内对所实现的利润总额以及从联营单位分得的利润,按规定在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利润分配的程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 以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加上从联营单位分得的利润,即企业全部所得额,以此为基数,在缴纳所得税和调节税前,按规定对企业的联营者、债权人和企业的免税项目,采取扣减的方法进行初次分配。 所扣除的免税项目主要有:分给联营企业的利润、归还基建借款和专用借款的利润、归还借款的利润、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和奖励基金、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利润以及企业各种单项留利(如留给企业“三废”产品的净利润、国外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留给企业的利润) 等。 对于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在进行税前利润分配后,应在承包经营期内按承包合同规定的形式 (上交利润递增包干,上交利润基数包干超收分成等) 上交承包利润,不再计征所得税和调节税。全部所得额扣除初次分配后的余额,即为企业应税所得额。 (2) 以企业应税所得额为基数,按规定的所得税率和调节税率计算应交纳的税额,在国家和企业之间进行再次分配。应税所得额扣除应纳税额后的余额,即为企业留利。 (3) 以企业留利为基数,按规定比率将企业留利转作各项专用基金。

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外购存货入库前发生的合理损耗,计入该存货的成本中。因此,该题中:入库存货的实际成本=80000元入库存货材料成本差异= 80000-170*498=-4660编制会计分录:1、采购入库:借:材料采购80000借: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0贷:银行存款936002、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借:原材料75340借:材料成本差异4660贷:材料采购80000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917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