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中级会计师作弊范老师

feion1992024-07-25  1

会影响诚信,其他考试也会收到影响,不要作弊不要作弊不要作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只要监考老师认定就可以算作作弊,考完试后能再追究。

学生考试作弊、违纪处理,由学院考试领导小组、考试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联合执行,具体程序为:

1、由监考、巡考教师根据学生考试作弊、违纪情节,填写考试作弊、违纪事实,交教务处转学院考试领导小组和考试委员会审定;

2、考试作弊、违纪事实经认定后,形成学生考试作弊、违纪认定书,交学生处转学生工作委员会讨论决定对作弊、违纪学生的处理意见;

3、由学生处根据学生工作委员会的处理意见,形成学生考试作弊、违纪处理决定,以书面形式通知作弊、违纪学生本人,并在全院进行公布。

4、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考试作弊、违纪事件,可以简化处理程序,由教务处形成书面考试违纪情况通报,由学生处根据本办法第五条直接对违纪人进行纪律处分。

作弊行为可能涉及的法律:

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他人实施此类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此规定处罚。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试题、答案的,依照此规定处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法》及司法解释并没有具体规定哪些考试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以下四类考试均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高等教育考试,如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资格考试,如国家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医生执业资格考试等;水平等级考试,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公务员考试,包括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等。

以上内容参考: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考试违纪、作弊认定及处理办法

每年教资考试作弊的现象屡见不鲜,总有着侥幸的心理。2018年教师资格考试期间,天津警方破获一起组织考试作弊案,将在组织考试作弊的梁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2018年3月16日、5月17日及6月2日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全国初级会计师考试、二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前,被告人黄某唱等人向考生收取一定费用,将作弊器交给史某富等考生,考试时他携带发射器在考场外发送答案。后考生在作弊时被监考人员当场查获。安徽省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全省报考人数172893人,报考321004科次。其中,查处违规考生18人,其中作弊8人,违纪10人。耍点“小技巧”就能考上,那对辛辛苦苦备考几个月的小伙伴多不公平呀! 现在,惩罚文件的出台,教师资格考试作弊还有可能触犯刑法,犯罪成本更高了呢!(来源于人民日报,2019年9月4日)今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对外发布《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在高考、研究生考试以及司法考试等4大类“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严厉惩治考试作弊犯罪。《解释》明确了下列考试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2)中央和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3)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资产评估师资格考试、医师资格考试、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注册建筑师考试、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4)其他依照法律由中央或者地方主管部门以及行业组织的国家考试。在此基础上,《解释》第一条第三款进一步规定前述规定的考试涉及的特殊类型招生、特殊技能测试、面试等考试,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根据刑法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或者为他人实施组织作弊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其他帮助的,即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今天发布的司法解释,还专门对“情节严重”的情形进行了明确说明。据最高法有关负责人介绍,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务员录用考试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涉及面广。在这三类考试中组织作弊的直接规定为“情节严重”;因作弊导致考试推迟、取消或者启用备用试题的也明确规定为“情节严重”;另外,多次组织考试作弊,组织三十人次以上作弊,以及提供作弊器材五十件以上的同样规定为“情节严重”。最高法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所涉考试的不同,组织考试作弊或者提供作弊器材等帮助的违法所得数额相差较大,基于严厉惩治组织考试作弊犯罪的考虑,将违法所得三十万元以上的也规定为“情节严重”。此外,《解释》还明确代替考试犯罪的处理规则、考试之前被查处的组织考试作弊行为属犯罪等问题,并对“作案器材”进行了详细解释。此司法解释自2019年9月4日起施行。

诚信考试作弊,这个会有记录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91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