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北飘,上学在北京,就飘在了这里,回不去了。 说这里难吗,真的太难了,地铁全是人,上下班简直就是炼狱。我在北边住过,西边住过,现在住在南边,以前只是国贸一带,中关村一带,亚运村等少数地方很多人,很挤。每年北漂到北京的人都不少,人多了,我不得不搬家到西边,没想到西边人也多了起来。 大学刚毕业时,我在南边大兴待过,那是就觉得是郊区,做长途 汽车 似地进城,出城,如今地铁开到了大兴,每天挤地铁也赶得上天通苑、回龙观了。 生活在大城市,感觉人太多,很压抑,没有认同感。这几年北京管理更严格了,小孩上学的事更一刀切了,房价上涨到别说普通职员,就是总监呀厂长呀,也买不起房了。 有些人可以回上大学的城市,有些人可以回自己的老家。而我这种身份就尴尬了,读大学的城市就在北京,老家呢,是农村,我最熟悉的城市只有北京。 就说我的老家福建吧,我没去过武夷山,只去过几次福州厦门,我所在的上级城市三明,也只是路过几次,根本就没有资源、熟悉环境让我感觉有亲近感。 北漂的人,多数都是很有理想的人,总觉得5年、7年之后有大改观,大不了10年以后吧,事业至少有点起色吧,生活感情至少稳定些吧,现实却那么残酷,我毕业到现在都快20年了,我觉得和毕业5年的感觉类似,有那么一点点经验,却远没到不可或缺的稳定程度。20年前在乎的东西,房子、户口、圈子,20年后依旧最是在乎,感觉 社会 一点变化都没有,也没有什么更温暖的东西。 社会 有很多发展,很多进步,北京新建的东西也不少,不过对于北漂人群来说,我真的不知道20年来机会是更多了,还是更少了。 北漂是因为阶层不那么固定,越来越少北漂,是不是意味着阶层越来越固定了?当然,我更愿意往好处去想,我想,是越来越多人不愿意北漂,觉得三线城市也行,四线城市也行,其实回老家县城也行,也一样可以跟世界联结。一线城市大发展起来,其他城市也要有大发展。北京呀,除了人多,天气还很燥热,大家都说要住不起房子了,可人还是越来越多,有的时候都不得不怀疑世界的疯狂。 地下室不能住了,多人合租遇到不少障碍了,估计能北漂梦也都暗淡许多了。 说起北漂,老汉算是骨灰级的吧!1987年来北京读研,虽然是北京身份证,但是开头并不是110;居京三十多年,但是大都在部委和央企工作,与北京市的机构打交道也不多;与老北京人的交往就更少了。所以老汉可以客观的说说对北京和北漂的看法。 北京应该算是全国最包容的城市,因为各大部委央企及各种下属机构人员绝大多数都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北京市各级领导很多也非北京本地人士;这些人士不会歧视外地人,相反会对北漂的家乡人照顾有加,共同合作干大事,你懂的。所以北京的成功人士中北漂人士反倒占了大多数。 所谓北京土著(身份证110开头的)中的大院子弟,其父母大多来自外地,也谈不上歧视外地人。 其他的老北京,了解不多,但感觉他们大多很讲礼数,为人也很局气。 北京是首都,也是全国机会最多的地方,自然会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才,不是猛龙不过江,竞争当然最激烈。 这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当地的土著居民,他们要同全国各地的人士竞争,而且还没有退路,压力该有多大? 所以谁都不容易啊。僧多粥少,资源有限,房价也高,交通也拥挤。其实国内各大城市都有这样的问题,程度不同而已。 还是那句话,北京是全国对“漂”最友好的大城市,没有之一。老汉在很多城市住过,广州人歧视北佬,上海人看别处人都是乡下人,等等。深圳人倒是也不歧视外地人(大家都是外来的),就是彼此太冷漠了。 本人80后第一批,曾北漂9年半,05年初到北京在北京一家酒店上班工作3年。后因自我膨胀,跳槽到海淀南路的一家俱乐部酒店任职,在这个酒店先后做个服务员,客房主管,人事专员,大堂经理,运营总监,4年多工作时间还算稳步提升,但终因年轻气盛,和财务总监(老板亲属)发生工作争执决议离职,辗转自己又运营管理啦一家丰台云岗的酒店,工作一年多。因母亲生病住院,辞职回家,照顾母亲。总结下来北漂的九年,我所得到只有阅历和人生经验,至于金钱方面不敢恭维,所剩无几,相对而言,高薪高消费,9年下来没剩啥。现在老家发展已结婚照顾双方父母,毕竟离家近,特别家里就我一个孩子,父母在不远游吧,落叶归根。 我也是北漂,大学考入北京就一直待在北京了,今年是第十一个年头了。说实话我觉得北漂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你说北漂一族难么,毋庸置疑,几乎每一个北漂都经历过被房屋中介欺,频繁的更换住所,搬家,地域文化差异等等问题。但是坚持下来,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感触会不一样,你会感谢这些苦难让你变得越来越从容,淡定,岁月开始变得美好。 大概在2012年前后,我刚大学毕业,初入职场,每月工资是2800元,扣掉房租1200,剩下的钱完全不够我当月的花销,经常下半个月只能吃咸菜就馒头。如今回想起来,我太感谢北京这个吃面食的地方了,馒头做得又大有实在,一个馒头才四毛钱,一个就管饱,夹上老北京的臭豆腐,简直人间美味。就是靠着这个馒头,我每天下班回来学习会计,拿到证之后跳槽到了一家世界五百强的外企,待遇一下子有了质的飞跃,我开始可以下馆子了,周末也可以买点小虾小蟹犒劳自己,境遇开始变得好起来,再后来我基于我在这家外企的工作经验,去到一个更好的外企,收入翻番,可以有机会在休假的时候去三亚去西安去杭州看看,周末也可以看看电影喝喝咖啡,小资一把。 在此期间,我也遇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男士,谈恋爱,结婚,买房,还房贷,有了我们的小宝宝。你会发现这些东西都是一步步脚踏实地来的,而且只要坚持不懈,一定会到来。 不过,如何坚持还是有一些说头。不是说你就待在北京,每天晕晕沉沉度日,你的境况就会变好,你的压力就会变小。首先还是要清楚你自己要什么,比如我,我比较清楚我学的专业回到家乡将一无是处,也比较清楚我的家庭环境是不能让我找到一个好的企事业单位养老度日,留在北京才是我的机会。其次还需要与时俱进,一日不读书,智商输给猪。可能是我处在外企的氛围,周围的同事都一直在上进,在学习新的东西,所以影响到我,毕业这些年,我一直没有放弃学习。第三,就是自己的为人处事也要和外界环境接轨,周末宅在家里是万万不可的,或者自己学习,或者找几个朋友谈天说地,或者参加一项运动并坚持下来,这些看起来貌似跟改善北漂一族的境况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时间久了,这些事情会改善你的思维,提高你的精气神,拓宽思路,最后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人生轨迹。 北漂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把自己束缚住了,认为自己不适合北漂。即使你回到家乡,或者去到其他二线城市,你发现你依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北漂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人生何尝不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中呢?而且,即使你最终逃脱了北漂的苦难境遇,你的下一代很大程度上还是得经历北漂或者上漂。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你清楚你自己要什么,如果你有很好的资源,让你在其他地方过得很好,内心很丰富,那我心安处即我家,祝好! 2015年毕业,带着行李从延安出发来到北京,签好的工作发现其实是培训班,要先交10000多的培训费,因为不想参加培训班,就这样,没上班一天就办了离职。投奔大学一个老乡渐学姐,她说她老板是个人面广的人,有见识,让他帮我做下职业规划,结果当天晚上差点被她老板欺负。第二天收拾东西匆匆回了老家。 回老家放完档案,在家待了一周,带了5000块钱又杀进了北京。那时着魔了一样,一心要找影视后期的工作,面试很简单,面试过后让交2000块钱的伙食费,去了地方,又让买1000块钱一条的烟,贿赂所谓的行业牛人,让他好好教我,可笑的是烟需要经过他的手送。这次我留了个心眼没给。当天晚上,因为热,也因为不安,睡不着,我现在楼道里看雨。一群早我进来的要做各个岗位的人做群演回来了。第二天一个晚上我见过的大哥临走时给我留了个电话,让他出去后我给他打电话。打通后他给我讲了这个地方的潜规则。一身冷汗的我赶紧收拾东西离开,当然钱是没拿回来。 离开后,我决定放弃影视后期这个工作的方向,找跟专业相关的工作,很顺利找到了。但在临近转正的前3天,一个大雪纷飞的天气,我被开除了,不光是我,跟我同一批进来的3个人都接到了开除通知。在我们离开后的2天,进来了几个比我们更廉价的劳动力—实习生。 第二份工作我才算真正入行,也珍惜领导给的机会,拼命的工作,只是为了向领导证明我比实习生能力强。上海半年出差,我成功的在我的顶头上司,部门副总面前刷了存在感。出于别的方面的考虑,在工作了一年半后我还是离职了。走的时候,领导给我说:如果你离开,你还得用一个项目证明自己,而且不一定有这个契机。年少的我觉得无所谓,当我真正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为了再次证明我自己付出了不少代价。 第三份工作,有证明自己的契机,但真的很累,9点上班,不知道下班点,周六还得加班的工作模式让我没有一点私生活,即使这样,在那种人力外包公司,永远不会因为你的能力给你加薪升职。吃了很多苦之后的我中午意识到,离职时领导给我说的话是多么正确。 在北京的4年将近5年时间,黑夜里痛苦过,有时候在地铁上也会止不住哭泣,每次哭泣的时候,都想回家,可是只有自己心里清楚,家成了回不去的远方。 我是一个外地留京人员,自认为是一个有户口的北漂!因为除了户口,北漂所经历的一切我都经历了! 96年毕业留京至今,央企工作五年后下岗,租房,打工,买房,创业,到如今稳定的生活!有艰辛也有喜悦,有失败也有成绩。要说与大家常说的“北漂”有什么不同,就是我的孩子可以上北京的学校!但我自己知道,二十多年了,我至今仍然没感觉融入北京这座城市!08年奥运,我为祖国骄傲,但却没有身为“北京人”的自豪,那种“以家乡为荣”的自豪!比如,是山西长大的,哪怕曾经的家乡修建了一座小桥,也会让我“叽叽喳喳”好几天,这是发自内心的喜悦!而北京不会带来这种感觉! 网上北京人常说的一句话“北京是全国人民的首都,但北京只是北京人的家!外地人永远不会像北京人那样爱护北京”,这句话对于许多外地人来说有点刺耳,但我却是认同的!对于我这个有户口的“外地人”而言,家乡是我生长的地方,而北京是我谋生的地方!这两处的感情是不一样的!我不会说什么“第二故乡”“我爱北京”之类的漂亮话!但我感激北京,来北京改变了我的生活,也带来了目前的小康,而我的家乡不会带给我这些!所以我会主动维护北京的环境,遵守北京的法规,我会努力做一个“新北京人”!北京不是我的家乡,但却是我儿子的家乡! 题主离开北京了,我却离不开了!回到家乡我还是外地人,我没有地方可回!我对家乡的感情永远只能是“情怀”,我成了一个没有“家乡”的人!所以我很羡慕类似题主这样的人!因为无论成败,题主总有个退路可回,而我……,无论成败都只能向前,无路可退!像我这样的人成千上万,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给许多个体带来的影响! 生活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变数,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不同的选择!而未来总在不经意间改变着每一个人!只要不放弃,经历过的努力永远不会白费! 早已离开北京,小生意在北京太难了。全家人在北京四环外登过三轮车、开过早餐店、做过衣服、搞过批发,一路走来,一路摸索,难难难,去年全部迁移回湖北了。 居住环境 家人刚到北京打工,当时在四环外大红门附近,一个叫久敬庄的村庄,村子里基本上都是住的外地打工的,基本上都是平房,或一些农民房,也不高。路边的平房可以做些小生意,然后租住在里面一点的农民房,这里的房间都是没有厕所的,是个单房间,上厕所要在外面的公共厕所,臭气熏天,简直不敢相信首都农村的居住环境连我们那边农村都不如。为了省钱,家人租住的房子是比较老旧的民居,一个10多平方空间,住了3个人,我和老豆、老妈。还记得北京暴雨,外面下个不停,家里的小雨也就下个不停,各种桶、盆呀派上用场。 第一份职业,蹬三轮 蹬三轮车。当时大红门是搞服装加工和批发的,很多人在久敬庄做加工,然后第二天一大早送货过去,我跟老豆轮流登三轮车送客或者货,白天老豆登,晚上我去登,然后轮流换着睡觉。就这样蹬车了1年,积攒了钱,第2年搞了个推车,做早餐。 第二份职业,走鬼早餐。 蹬车起早贪黑,实在太累了,长久以往身体肯定吃不消。全家人经过商量,决定搞早餐,出散摊子,久敬庄的城管还蛮敬业的,把我们赶的到处跑。当时早餐做的也比较多,油条、面条、小笼包、豆浆这些,每天老豆3点半起床,开始和面做包子、准备热干面,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早上5点钟左右出摊,加工厂的工人这个时间点下班,去大红门送货的老板这个时间点送货,因此小村庄在天色还是漆黑的时候,人潮就开始涌动起来,热闹异常。当时单价记得很便宜,一份小笼包2.5元,油条1元,热干面1.5元,馄饨1元,豆浆1元、蛋酒1.5元,好像是这样的价格。就这样躲躲藏藏过了1年多。 第三职业,早餐店 走鬼摊虽然辛苦,但是没有太大的成本,基本上做了1年多,积累了开店面的成本,当时选择了一个转角位置的店铺,除了位置好,店铺可真是破,我记得店铺里睡觉的位置都是塌的,老豆们睡觉的时候要先垫些东西。 房租也不贵,租下来之后,算是有了个固定的居所,老豆继续辛劳,家里亲戚部队也逐渐往那边迁移,多的时候,差不多7家亲戚在那边,大家相互帮衬,过的虽然清苦但是也不亦乐乎。第四份职业,服装加工 做早餐实在不是我想做的事情,由于亲戚都是做服装加工的,我也想做,于是找老豆借了一些钱,开始做加工,第一年加工与表兄弟合伙,做亏了,关系也闹僵了,第二年,重新招人来做,行情还不错,年底赚了差不多12万。过完年之后,听说做服装批发的更赚钱,于是想着去租一个门面,然后做女装批发。初生牛犊不怕虎,服装加工与开档口做批发,实在是大有不同,辛苦经营一年之后,又回到了解放前,这一年结婚生子,生活又开始拮据起来。 之后,离开北京,去了山西,去山西学做面条,做餐饮。最后悔的事 在北京打拼的那些年,最后悔的事宜莫过于当时手里有10万现金的时候,没有看上四环均价4000房子,而是全部投入生意,第二年亏得血本无归而迫不得已转行离开北京。一切都已过去,时间不可倒流,一直朝前看,希望未来更好吧。现在又干回自己老本行,做服装了。欢迎留言评论感谢关注点赞 老公北漂十年,婚后我也随老公一起北漂,房子一年一搬,从三环如今已经搬到六环,争取明年可以搬出北京,结束北漂生活。 2019年的7月,我也来毅然决定北漂生活,虽然时间很短,但能感受到北京包容的气息。 17年毕业后就考入家乡的事业单位,单位的人很好,每天笑着工作,笑着聊天,生活每天都是一个模式,也算惬意。在班车上,看着四五十岁的阿姨叔叔靠着班车的座椅悍然入睡,我就在想,这就是我要的生活吗?也许四五十年岁的时候我的状态跟他们一样,结婚生子,相夫教子,静静等待退休的到来。不,我内心有个呐喊声,为什么我的同学们他们有那么大的勇气,可以在在闯荡,而我在这里原地不动,甚至后退,思想和灵魂得不到升华。 当然,我对自己的想法吓到了,因为毕竟是女孩子,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受苦不受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悠悠度过此生;毕竟毕业后我都27岁了,毕竟5月份我已经结婚了,毕竟这两年我要完成生子的任务,毕竟我跟爱人已经在家乡买房,装修,布置了家具......我的内心是纠结的。你愿意舍弃这一切重新开始吗?我无数次问自己。我不想我研究生毕业做一份不是自己专业的工作,我不想白白浪费二十载只赚着三四千的工资,我不想每年做着重复性的工作,学习不到实际的东西,我也不想再过两年生完子后被固定在这里.....经过灵魂的质问,经过与家人的商量,我还是递交了辞呈,踏上了北漂的列车。 身后太多的质疑,你们可能不知道来一个星期的时候,他们问我工作找到没,我说看了一家环境不是很好就拒绝了,第二个星期的时候,我说我还要休息慢慢看,不着急,第三个星期的时候,我说在面试.....我知道亲朋好友总是对你的关心无处不在,但实际上自己有多么的忧虑,我害怕听到他们说,找到工作没?找到工作没?找到工作没? 每天听着类似的话,心烦。北京是一个可以包容上到六七十岁的老太太老爷爷做小生意,也可以包容下到十八岁的小男孩小女孩拼搏的城市,他么赋予了这个城市太多的色彩,使这个城市朝气蓬勃,散发魅力。 我喜欢这个城市的节奏,它教会你不要太懒惰,要不断进步,要不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它也教会你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教会你包容。下周我就开始人生的第二份工作了,希望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弥补这两年的不足。 来了之后,发现经验太重要了,经验可以让你的工作提上几个数,也可以让没经验的你不论是硕士还是博士同等对待。趁着还算年轻,我想汲取一些能量,丰富自己,我不想去想未来怎样怎样,活在当下,做好每一件事,干好每一份工作,只要心在前进,一切,都美好。 加油! 我涿州的,85年的,07年通信工程毕业来的北京,最开始是亲戚找的工厂做农民工,刷油漆,爬脚手架,很辛苦,但是因为姐姐找的工作,不想给我姐丢脸让人说我一个大学生毕业了吃不了苦,坚持了一个月,挣了人生中第一个400块钱,也感受了生活不易,后来卖二手房,在中大恒基,三个月,感悟业绩,也不想干,觉得还是干技术,后来在清河一个小公司做电路工程师,俗称抄板子,后来在国人通信北京分公司做通信工程师,做无线信号室内分布,就是安装蘑菇头,再后来在一家通信公司做光缆设备安装,后来结婚了,辞职了,去四川西藏玩了一圈,后来去了一个小公司做客户经理,做铁路设备的,后来公司黄了,去了一个机器人展品公司做现场项目经理,干了两年领导调我去昆山上班,我不去,给我辞退了,现在在一家公司还是做项目经理。这么多年,经历的事情太多太多,去过的地方太多太多,基本全国跑遍了,见过的人也太多太多,所以已经俨然成了一个奋斗在路上的成熟青年。现在每天涿州北京朝阳两地跑,路上6个小时吧,就是为了多挣点。失落的时候,想想家人,儿子是我最大的动力,每天早晨5点多摸摸他的小脚,然后起床上班,晚上下班一进屋就听到儿子大声叫爸爸,感觉挺充实的。现在有车有房有儿子,父母 健康 ,我觉得挺幸福的。都说到了该创业的年纪,可能我已经没有了那么多的活力和想法,我觉得这样就挺好,还能再扛几年。
我也想学,不知道你在哪里学的?
去年看了高顿的学长分享一年6科经验,我就开始幻想着今年我要是成为6神应该说点什么了,哈哈。不过,去年的大神分享会,我没怎么听。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你要是懂你自己,你知道你自己该怎么学,你真不用听我们的,那么多6神,大家都不一样,你听谁的呀,是不是,成功不是复制而来的。当然那这么说我们这分享就没意义了哈,那当然不是,假如你不懂你自己,你不知道该怎么学,那你把我们拿来看看,你看你跟谁比较像,你就拿来借鉴借鉴,我们就是给迷茫的孩子点跟小蜡烛,照亮你cpa的路,那这蜡烛就那么点儿,就只能烧一会,那剩下的就靠你自己了。从一个梦开始先说会计和经济法吧,为什么先说这两科呢,因为成绩出之前的有一天晚上,我做梦梦见自己会计和经济法都考了97,那梦里特真实,然后别的科不知道,这醒来我就不踏实阿,这另外四科我都考多少分阿。结果没想到阿,这成绩出了经济法和会计都只考了60多。我平时就标榜自己会计和经济法大神,我是脱产一期的,那二期都有同学慕名来问我会计问题,还有同学来跟我借笔记,不过就我这会计笔记,我愿意借给你,你还不愿意看呢,我自己看都费劲。我都介绍写字工整漂亮的人的笔记给我那些会计小粉丝们。会计怎么学?所以会计怎么学?做笔记!整理!整理的美不美不重要,反正是你自己看,重要的是你自己要思考,你得透过题目本身去思考内在原理,会计十分重要,你像税法啊审计啊,有的你不懂得,你遇到那个情境你把会计原理一想,你就会豁然开朗,所以会计你千万不能死学,你得知道为啥。这基础打好了,那会计你就成了,有人觉得合并报表难,你懂那原理,那抵消分录,你都不用老师教,你自己个就能写出来,我考会计得时候真的前面那些什么文字选择题,我没有一个会得,都是瞎蒙,整套试卷我最确定自己答得没问题得就是最后一道合并报表得综合题。郁刚老师上课讲得题,题目抄下来,回去自己做,一遍不会做两遍,两遍不行,我就不信你做个十遍八遍你还不会,你千万不能看着答案做,你得自己做,不会为啥不会,卡在哪了,错在哪了你都得标出来,当时你是怎么想得怎么错得,为什么错了,反正是你自己本子,你用白话文标出来,我当时学那个限制性股票得时候,那真的,太抽象了,啥玩意一个分录我都没看懂,我自己在那真正琢磨了两小时以上,用白话文把那分录啥意思都给写出来了,后来就记住了,所以说阿,会计,你一定要打好基础,搞清楚原理,把自己的错题整理起来,反复做,当你看到这个题,你就知道这个考官给你挖的坑在哪,你要把老师的东西转化为你的东西,甚至有些老师没讲的,你通过你自己的思考,你可以发现简单的理解形式,所以同学喜欢来问我会计,因为我会把复杂的分录转化为简单的理解方式告诉同学。所以我其实除了战略,会计花的时间最短。我连新版的会计辅导书都没买,因为我把去年的会计辅导书做完了,吃透了,老师上课讲的列题都吃透了,我觉得没必要买那么多书。这里就说,有些同学,在新教材出来那一刻,恨不得第一时间抢到,买教材买辅导,还听高顿老师上课又听其他网校课程,还打印一堆资料,我觉得真的没必要,每个老师都很厉害,高顿的老师都特别棒,我就没听过除了高顿以外的老师的课,你没必要听那么多的课,有时间应该用来自己思考,你自己想一遍胜过别人讲一百遍。学习资料没必要买那么多,其实做习题集和最后的6套卷就够了,最主要是你自己的错题整理,是你自己的思考。经济法怎么学?然后就是经济法,话说我是一个理科生,真的,要不是因为我太喜欢我们经济法齐萌老师,我估计我过经济法,悬。经济法没啥诀窍阿,真的,就是信任老师,我男神讲课那真的幽默风趣,字字珠玑阿,特别好,真的,特别好,然后我就喜欢他,他问问题我就想回答,想回答我上课就得认真听,课后就得认真看,所以一开始得时候经济法我也是整理得,然后实在是字太多了,手都写断了,而且学习时间越来越紧张,就放弃整理经济法这件事了,不过每天上课之前我都会把上节课老师讲得内容看一遍,对重点法条临时记忆,然后老师上课提问得时候我能临时回答上,哪怕答不上你也得知道在书上哪个地方,初期得经济法学习其实这样就够了。然后就是大概在6月开始我们几个小伙伴就开始约着早上起来背书,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背书,这事可能你会不好意思,所以你一定要有一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我们几个早上一起背书的小伙伴都过了4科以上,慢慢的你不会为你在背书这事害羞,你会觉得骄傲,越大声越骄傲。然后这件事就是坚持,不能只背一天,明天就睡懒觉,不能因为今天是周末你就要放松,没有这个问题,那天第一次决定开始背书时候,我小伙伴说我们周一开始,周六休息一下,结果第二天就是周六,我说那还休息什么呀,我们明天就开始,立刻开始,所以当你给你自己安排了计划以后,一定要立刻行动起来,想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了多少。想要行动就开始立刻做,所以经济法得心得就是跟着齐萌老师,听他得话,爱他,这就是秘诀。审计怎么学?接下来就是审计,我一直觉得我审计学的最差,听不懂阿,记不住阿,天书阿,都是啥阿,真的,我真气哭了,学那个审计太折磨人了,包括到考试之前我都是这么想的,没想到审计答了最高分,可能也是因为我在审计花的时间最多把,一开始觉得自己学审计太吃力了,我就把审计转到保过班了,其实就是买个安心,就是觉得,那我不过,人高顿还给我退钱嘛不是,其实每个老师都很棒,真的,审计得方法就是做题,我觉得那书,你抄一遍你根本不知道啥意思,你抄两遍我估计你手就断了,就审计那字数,真的,我坚持整理,理着理着就理放弃了。。多做题,错了得去书上找原话,你多做题你就知道考点容易出在哪,审计不是书上每一个字你都得搞懂得,这个你心放大点,千万不要被敌人丑陋得外表给震慑住,你就多做题,你就发现,考就考那么点,背题,审计最后冲刺阶段你要是觉得时间来不及不够背书,就背题,历年真题,你一定会在你得考卷上发现一模一样得身影。我那会就是上一天审计课,老师讲的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特别困,特想睡,一听审计就想睡,上完一天审计课就会心情不好,感觉啥也没学到,还浪费了一天,我猜肯定有一些同学和我有一样的感觉,我那个时候就想要不审计放弃算了,可是又不忍心,你看,幸好我没放弃,所以你们千万要坚持,我到考试之前都觉得书好难,我那书我都翻烂了,那个字我都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做题就觉得还行,所以就增加了自己的自信。所以审计就是相信老师相信自己,不要放弃,做真题,你就赢了。财管怎么学?财管就和会计一样,就是整理,重复做错题,其实财管挺简单,你看我会计整理了3本,财管我就整理了1本,财管的题几乎没有花样,你多做几套题,你会发现都是套路,没什么花样阿,你只要理解原理,真的没困难的,财管的公式你别去背,你得自己推,磨刀不误砍柴工,你把公式自己推十遍八遍,你就懂原理了,也自然而然就会背上了。我考前就看我整理得这个,不吹牛逼,选择题考了有3题一样得,我出考场就和同学说,我考前看得都考到了,可惜我都不太记得正确选项了。为啥,我对那些文字题就是不记得阿。我考前特意看的那些我猜必考的文字题,果然考到了,结果还是不是100%的确定,我就是不记得,所以有的时候你对自己的短板不要太着急,心态放平,我就觉得,我把会计、财管的计算题都做上,文字题懵一懵,平时多行善事,遇到老爷爷过马路去扶一扶,多积攒点人品,这事就成了。税法怎么学?你看像税法,我得天,那税收优惠,我真的脑子都记炸了,还是记不住,真的要编口诀,当时老师也给我们一些口诀,还有一些,比如那个资源税得减征,我就自己给自己编了个口诀。税法虽然也很多计算,但是不像财管,都是套路,税法都是要背税率,背优惠,背不上那就完蛋。所以税法战略怎么学,这两科基本上章节与章节之间没有什么联系,所以利用你边角料得时间,我就买了一个那种硬便签纸,每天写一些要背得,拿着走路上背,一天背一个税收优惠,这你还背不上阿?那你坚持多少天?算你就坚持100天,你背上50个没问题吧?再说哪有50个那么多让你背,你以为是英语单词呢。我那会阿,不带手机,大概从5月开始,我每天来学校都不带手机,不带手机一开始阿,坐立难安阿,就学不进去,走神,发呆,乱想,乱想就在本上画画,我给好几个同学画过她们得样子,后来,一天一天过去了,就习惯了竟然,有得时候特殊情况带上手机扔包里,我都不记得我带手机,根本不碰。你千万千万不要背着手机电脑早出晚归得来学校,啥也不干,刷一天网回去,自己挺累,还白累。真的,想想你自己得任务是啥。找到你自己得软肋,你告诉你自己,如果,如果你不努力,你就完蛋拉!你谁谁谁就一定离开你了,你就只能躲在阴暗得小角落看你男朋友和别的姑娘光鲜亮丽去了,你忍得了嘛?你还不马不停蹄滚去学习?找点东西激励一下自己,我那会就激励我,考完试我就去西藏玩,我给自己画了一个大格子,从我开始来高顿那天,我就开始评价我自己得每一天,如果我过的好,我就画个五角星,过的不好就画叉,一般就打个勾,我得多少课五角星我就奖励自己啥,这样学习就有动力了。你别说你不带手机没钱吃饭,你看不到老师消息?高顿这么多孩子,你一个朋友也没有阿?别人给你点个外卖你晚上回去转给她不就得了,我那会自己买了一个手掌大小包,就放宿舍卡,放现金,只要你想要不带手机只要你想去做,你坚持十天八天不带手机,你一定能做到,这就像你和前男友分手一样,你说不行我离开你活不了,哪有那么多活不下去,只要你自己想爬出来,你看你现在还不是和现男友你侬我侬得,是不是。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怎么学?战略嘛,我采取得就是随缘态度,哈哈,几乎没花什么时间,就是我那会基本没听老师课,因为一开始我听了,我实在是听不进去,跟大学讲座一样,我听了几分钟我就开始困阿,实在受不了,听课就是睡,那困意袭来是挡也挡不住阿,无论怎么挣扎我都爬不起来,所以我后来就放弃了,不听课去自习室自习了。说到这个上课睡觉,我就得说,这个你要是实在是困,你就睡,没事,放宽心睡,我那会就经常上会计课睡,讲那个固定资产,收入费用那些,太无聊了,我就睡,这个前提是,你自己知道你哪里会哪里不会,我看看教材,bot是我收入费用那章我唯一不太懂得,我就安心得睡了,跟同学说,讲到bot叫我。扯回战略,虽然我不听正课,但是我听吴妈得习题课,你知道吴妈习题课啥感觉吗,那就是大学老师临考前给你划重点阿。战略大题都在123章,吴妈让你背上得,你都得背上,然后加上第六章十八项指引背上,别的没了,战略就没了。四五章讲什么我都不知道,真的,你把吴妈给得习题选择题都做完,她讲得技巧都记住,然后再就把书看一遍,书上例子记住。就行了,你想想,大题你都背上了,选择题你懵几个,然后你前面又扶过老爷爷了。你过了,你肯定过。学霸寄语最后,一年的路很长,前期可以慢慢来,不要前期用100的力,坚持了3个月就完事了,那不行,你慢慢来,厚积薄发,记住坚持就是成功的电梯,然后多注意身体,放宽自己的心态,我们一开始也都去健身房办了健身卡,我那会去健身房还上私教课,一呆三四个小时,后来觉得太贵了,买不起了,又太耗时间了,就三五个同学一起买了羽毛球拍,每天下午5点半我们就在高顿A4那边打羽毛球,身心愉快,回去觉都好睡。所以,这一年慢慢来,坚持初心,保重身体,别好高骛远,跟着老师一步一步来,没问题的,你要是心里能装6个人,你就都爱上,肯定明年6科大神就是你!
去财经学校吧,教的还可以.在西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