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折旧等(归集制造费用时,即时发生时)结转制造费用时。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
生产费用归集分配方式的设计 生产费用归集分配方式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成本计算对象的设计 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是设置产品成明细账、分配 生产费用和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一般情况下,成本核算对象都是产品,但因为不同企业产品的生产特点不同,管理要求不同,因而具体的成本核算对象也就不同。例如,在单步骤生产条件下,生产工艺过程不可能、或者不需要划分为几个生产步骤,因此只要求按照产品品 种计算产品成本。而在多步骤生产条件下,由于生产工艺过程是由几个可以间断的、分散在 不同地点进行的生产步骤所组成,为了加强各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往往不仅要求按照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而且还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以便为考核和分析各种产品及各生产步骤的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提供资料。如果管理上不要求按生产步骤考核生产耗费计算 产品成本,也可以只按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总之,企业生产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对成本核算 对象的确定有着较大的影响,成本计算对象的设计既要适应生产组织与生产工艺的特点,又要满足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要求。 (二)成本项目的设计 根据管理上的要求和实际费用发生的多少,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可设置如下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消耗的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 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及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 直接工资。指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以及按规定比例计提的福利费。 制造费用。指企业的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 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 停工损失等。 废品损失。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或由于生产工人不严格遵守操作技 术规程等生产技术方面的原因所引起的损失费用的发生。在废品较多,或废品损失在产品成 本中所占比例较大需要单独加以核算的企业,可以设置此项目。 自制半成品。指在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情况下,从第二个步 骤起,各步骤所耗用的半成品成本的合计数。 (三)生产费用分配标准的设计 为了使设计出的生产费用分配标准科学、合理,在设计生产费用分配标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相关性原则; 2.作为分配标准的因素必须是数据资料易于取得、易于计量的; 3.选定的分配标 准,在实际的生产费用分配计算中,核算简易,工作量不大; 4.分配标准的选择要有利于 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有利于企业加强成本责任管理; 5.生产费用分配标准一经确定,应保持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 生产费用分配的基本方法是比率法,即待分配的生产费用除以各分配对象的分配标准之和, 计算出分配率,然后再用各分配对象的分配标准乘以分配率,就可计算确定各分配对象应分 配的间接计入费用。其基本的计算公式是: 分配率=待分配的生产费用÷各分配对象的分配标准之和×100%� 某一分配对象应分配的生产费用=该分配对象的分配标准×分配率 常用的几种生产费用分配标准如下: 材料费用的分配。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材料费用,可以按产品的产量、定额消耗量、定 额费用、重量、体积比例等确定分配标准。 燃料费用的分配。它可以根据产品的重量、体积、所耗原材料的数量、所耗原材料费用、燃 料定额消耗量或费用比例等确定分配标准。 动力费用的分配。一般按照产品的生产工时、机器工时或定额工时比例等确定分配标准。 工资及职工福利费的分配。一般按照产品的生产工时或定额工时比例等确定分配标准。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一般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代数分配法或计划价 格分配法等确定分配标准。 制造费用的分配。一般按照产品的生产工时、机器工时、定额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或年 度计划分配率等确定分配标准。 (四)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划分标准的设计 在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发生费用已知的情况下,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先确定月末在产品费用,然后再计算完工产品费用;另一种是将 前两项费用按一定方法和标准,合理地进行分配,同时计算出完工产品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如果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很低,且各月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就可以不计算在产 品成本;如果企业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少,但价值较大,或者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多,但各 月月末在产品数量稳定,起落变化不大,就比较适合采用在产品按年初成本计价法;如果企 业定额管理基础工作比较扎实,各项消耗定额比较正确、稳定,各月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较 稳定,就应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如果企业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大,且各月月末 在产品结存数量不稳定,各成本项目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相差不大,就比较适合采用约当 产量法;如果企业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定额成本比较正确、稳定,但各月月 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就可以采用定额比例法。 (五)成本计算方法及核算程序的设计 适应各种类型生产的特点和管理要求,有三种不同的以成本计算对象为主要标志的产品成本 计算基本方法,即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1.品种法� 品种法是以产品的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如发电、采掘等企业。 2.分批法� 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或定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产品费用并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又称定单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小批单件的多步骤生产,例如重型机械、船舶、精密仪器、专用工具模具和专用设备的制造。 3. 分步法� 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汇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例如冶金、纺织、造纸,以及大量大批生产的机械制造等。由于在不同的企业,管理者对每一生产步骤的成本信息的需求不同,为了方便成本计算,分步法又可以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两种。 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它是按照产品的加工顺序,首先计算第 一个加工步骤的半成品成本,然后结转给第二加工步骤;第二加工步骤把第一步骤转来的半 成品成本加上本步骤发生的费用,计算求得第二个加工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再结转给第三个加工步骤,依此顺序结转累计,一直到最后一个加工步骤才能计算出产成品的成本。这种方法广泛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企业,各步骤生产出的半成品主要是转给下一步骤继续加工,最后加工成本企业产成品。为了分别计算各种产成品的成本,也要计算这些半成品成本。 平行结转分步法,也称为不计算半成品成本法。该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多步骤装配式生产的企业。在这样的企业里,各步骤半成品的种类很多,又很少对外销售,不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
分配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是:借:生产成本-A产品生产成本-B产品贷: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一般有按生产工人工资、按生产工人工时、按机器工时、按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按直接成本(原材料、燃料、动力、生产工人工资及应提取的福利费之和)、按产品产量等进行分配。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制造费用包含间接材料费、间接人工费用、折旧费等。
分配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是:
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
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做会计分录:
发生制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
结转制造费用 :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 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扩展资料:
会计分录格式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方法
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
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
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实现的,它是保证会计记录正确可靠的重要环节。会计核算中,不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都需要在登记账户以前,按照记账规则,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确定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以便正确地进行账户记录和事后检查。会计分录有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