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计量方法变更会计制度

feion1992024-07-25  2

会计政策变更的定义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发出存货的计量方法变更是会计计量基础,是会计政策的内容之一,因此它的变化就是会计政策变更。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包括先进先出、后进先出等实际成本法,还有计划成本法。

由于存货的采购成本和不同时期的加工成本也不尽相同,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由先进先出法变为加权平均法,势必会影响企业成本费用的计算,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和所得税。这些后果都是应当确认为会计政策变更的要素。

利益的共享性

企业的财务会计应向其相关的利益各方(包括政府、现有的股东、潜在的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等)充分披露其会计信息。而这些利益相关方与企业彼此之间都有其各自独立的利益,且利益不完全一致,尤其是政府与企业的利益相关性更低。

政府为了平衡各相关方的利益并使其制定的准则、制度能使各利益方早日顺利接受,从而使制定后的执行成本降低,因此政府就会放宽准则中对一些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限定,以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 对于会计政策变更,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1.企业依据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会计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分别两种情形:①法律或行政法规、规章要求改变会计政策的同时,也规定了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办法,这时应当按照规定的办法进行。②国家没有规定相关的会计处理办法,则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2.由于经济环境和客观情况的改变而变更会计政策,以便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为可靠、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则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3.如果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无论是属于法规、规章要求而变更会计政策,还是因为经营环境、客观情况改变而变更会计政策,都可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发生会计政策变更时,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即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

一、追溯调整法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追溯调整法通常由以下步骤构成:

1、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2、编制相关项目的调整分录;

3、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及其金额;

4、附注说明。

其中: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

累积影响数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各步计算获得:

1、根据新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

2、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

3、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应说明的是,一般来说,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不会影响以前年度应交所得税的变动,也就是说不会涉及应交所得税的调整;但追溯调整时如果涉及暂时性差异,则应考虑递延所得税的调整,这种情况应考虑前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4、确定前期中每一期的税后差异;

5、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二、未来适用法

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扩展资料

常见举例

1、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是指企业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会计处理。例如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采用其他方法。

2、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的会计处理。例如,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是采用成本法,还是采用权益法核算。

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所采用的会计处理。例如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采用成本模式,还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4、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企业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的计量。例如,企业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是以购买价款,还是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5、无形资产的确认,是指对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是否确认为无形资产。例如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是确认为无形资产,还是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6、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是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事项中对换入资产的计量。例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还是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

7、收入的确认,是指收入确认所采用的会计原则。例如,企业确认收入时要同时满足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方、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等条件。

8、借款费用的处理,是指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即是采用资本化,还是采用费用化。

9、合并政策,是指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所采纳的原则。例如,母公司与子公司的会计年度不一致的处理原则;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政策变更

首先,会计政策变更的定义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由于存货的采购成本和不同时期的加工成本也不尽相同,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由先进先出法变为加权平均法,势必会影响企业成本费用的计算,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和所得税。这些后果都是应当确认为会计政策变更的要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91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