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刘方蕊

feion1992024-07-25  0

差额分析法是连环替代法的简化方法。 对于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的理解。 设某一分析指标R是由相互联系的A、B、C三个因素相乘得到,报告期(实际)指标和基期(计划)指标为: 报告期(实际)指标R1=A1×B1×C1基期(计划)指标R0=A0×B0×C0在测定各因素变动对指标R的影响程度时可按顺序进行:基期(计划)指标R0=A0×B0×C0 (1)第一次替代 A1×B0×C0 (2)第二次替代 A1×B1×C0 (3)第三次替代 R1=A1×B1×C1 (4)(2)-(1)→A变动对R的影响。(3)-(2)→B变动对R的影响。(4)-(3)→C变动对R的影响。把各因素变动综合起来,总影响:△R=R1-R0 用下面公式直接计算各因素变动对R的影响。(A1-A0)×B0×C0 → A变动对R的影响。A1×(B1-B0)×C0 →B变动对R的影响。A1×B1×(C1-C0)→C变动对R的影响。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说明(1)各因素的排列顺序:数量指标在前,质量指标在后;基础指标在前,派生指标在后;实物指标在前,货币指标在后。如净利润可分解为销售量×单价×销售净利率。关于替代顺序的确定问题,一般来说在题目条件中会有说明。(2)固定时期:按先后顺序分析,分析过的固定在报告期或用实际数,未分析过的固定在基期或用计划数。如分析销售量、单价、销售净利率对净利润的影响:分析销售量变动对净利润的影响时,应把其他两个未分析过的指标固定在基期或者计划数;分析单价变动对净利润的影响时,分析过的销售量固定在报告期或者实际数,未分析过的销售净利率应固定在基期或计划数;分析销售净利率对净利润的影响时,已分析过的销售量和单价应固定在报告期或者实际数。

你只需知道结论就行了,至于推导过程需要运用高等数学知识。TC=(Q/2)*K+(T/Q)*F[1]求导数TC'=K/2-T*F/Q^2令TC'=0K/2-T*F/Q^2=0Q^2=2TFKQ=根号(2*T*F/K)代入[1]式,可得机会成本(Q/2)*K=1/2根号(2*T*F*K)转换成本(T/Q)*F=1/2根号(2*T*F*K)证明完毕.

你只需知道结论就行了,至于推导过程需要运用高等数学知识。TC=(Q/2)*K+(T/Q)*F[1]求导数TC'=K/2-T*F/Q^2令TC'=0K/2-T*F/Q^2=0Q^2=2TFKQ=根号(2*T*F/K)代入[1]式,可得机会成本(Q/2)*K=1/2根号(2*T*F*K)转换成本(T/Q)*F=1/2根号(2*T*F*K)证明完毕.

现金持有量的存货模式又称鲍莫模型,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William Baumol)提出的。他认为,现金的管理与存货的管理是一致的,所以借用了存货的经济批量模型来确定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存货模式将现金视为一项特殊的存货,假定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稳定可预测,在需要现金时可通过有价证券的迅速变现来取得。存货模式中与持有现金有关的成本有机会成本、转换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机会成本是指持有现金所放弃的投资收益,通常用有价证券的利息率表示,与现金持有量成正比。转换成本是指有价证券转换为现金的固定成本,与交易次数呈正比。管理成本因其相对稳定并同现金持有量的多少关系不大,将其视为无关成本而不予考虑;由于有价证券可随时转换为现金,无需考虑现金的短缺成本。因此,存货模式只考虑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最佳现金持有量即指使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之和最低的现金持有量,计算公式为:TC(Q)=Q/2×K+T/ Q×F其中:K:有价证券的机会成本率;F:出售有价证券换回现金的交易成本;Q:每次有价证券转换为现金的数量;T:一定时期的现金总需求。现行存货模式存在的问题存货模式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之上的,这些假设条件与企业实际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列举以下五点进行说明。模型中假设一定时期内企业未来所需现金总量稳定且可预测,现金支出平衡,波动较少。而实际情况却是,企业近期的现金预测准确率较高,远期的预测率较低,如要确定远期的最佳现金持有量,这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往往有误差。另外,大多数企业的现金支出都不均衡,如发放薪酬、支付购货款、购置固定资产、偿债时的现金支出额远远超过平时用于日常开支时的现金支出额。模型假设企业所需现金均能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得以实现,且有价证券可随时变现补充现金。而实际中大多数企业的现金流入主要来源于营业收入或外部融资,并不主要依靠有价证券的变现获得。而且,有价证券的转换也不是随时都可以进行的,因为企业是否买卖有价证券,不仅要看企业对现金的需求还要看有价证券的收益。短期有价证券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在股价达到最高点时,即使企业不需要现金也必须抛售;同样,在股价达到低点时,卖出有价证券会产生损失,这时可向银行借款解决现金的需要,等股价上涨后再卖出,所以企业并不是需要现金时就必须变现有价证券。模型中有价证券转换为现金的每次交易成本是固定的。实际上,我国上交所、深交所证券交易费用主要包括交易佣金、印花税、交易通讯费和过户费等。其中前两项是变动费用,按交易额的一定比例收取,如交易佣金按交易额的0.25%计算,印花税按交易额的0.2%计算;后两项是固定费用,按交易次数收取,如上海证券交易所每次的交易通讯费为5元、过户费为1元,深圳证券交易所每次的交易通讯费为5元(没有过户费)。而存货模式下的转换成本,仅指每次证券交易的固定费用,没有包括变动费用。在转换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固定费用较小可以忽略不计,而这时的变动费用却很大不可不计,按照存货模式计算的转换量就不是最佳的现金持有量了。根据存货模式中一段时期内的现金持有状况可见,现金持有量最大为Q,最小为0。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没有企业会使现金持有量在某一时刻是为零的,因为库存现金不足就会使许多重要工作甚至整个企业陷人停顿,短缺成本十分巨大,而节约的资金成本却很少,所以企业都应保证一个最低的现金持有量水平。存货模式中所计算的Q实质是每一次有价证券的转换量,并不是最佳的现金持有量,最多只能算是最佳的现金转换量。这种做法没有考虑企业的最低现金持有量水平,认为上一次有价证券转换的现金用完后可再进行转换,平时根本不需要持有现金。因此,存货模式关注的是每次需要转换多少现金,而没有明确表明现金应该持有多少,没有达到进行最佳现金持有量控制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907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