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岗位需求表格

feion1992024-07-25  0

举例:一、岗位名称:财务总监岗位职责:1.负责公司资金运作管理、日常财务管理分析、资金管理、筹资方略、对外合作谈判等;2.负责公司财政方面的业务和策略,包括会计管理、财务计划、财务程序、内部审计、财物、成本控制和投资研究分析;3.组织编制经营预算、资金计划、成本费用计划、融资计划、销售计划;4.主持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相关工作程序,制定和管理税务解决方案;5.组织拟定项目经营预算及年度财务预算,定期上报财务报告和会计报表、财务分析等;6.负责组织实施内部及外部审计,对工程、经营部门执行财务制度和预算提供服务和监督;7.分析并改进现有流程,不断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8.审核公司的原始单据,办理日常会计业务;9.负责对公司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计划完成年度预算,并跟踪其执行情况;10.负责对各部门财务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考核;11.按时向公司总部提供财务报告和必要的财务分析,并确保这些报告可靠、准确;12.制订、维护、改进公司财务管理程序和政策,以满足控制风险的要求,如:改进应收帐款、成本费用、现金、银行存款的业务程序等;13.协助研发部门进行项目申报工作;14.根据控股公司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拟定并实施本企业的会计核算程序和财务管理办法;抓好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核和内控管理工作;制订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切实组织实施;15.负责编制和执行企业年度全面预算,定期检查预算完成进度,加强事中控制,对计划执行中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16.对企业经济运行全过程实行财务监督,对各种违法收支和有损国有资产真实、完整的行为应予以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必须向企业经营者和控股公司提出书面报告;17.定期向控股公司财务部汇报企业财务状况、重大财务事项和财务工作开展情况。.监督公司遵守国家财经法令、纪律,以及董事会决议。18.对企业财务报表、报告、分析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19.负责本企业财会部门的岗位设置和财会人员工作安排;制订财务岗位责任制,并定期考核。20.完成总经理交办的其他事物。二、岗位名称:财务主管/经理、会计主管/经理岗位职责:1、主管公司会计、报表、预算工作。2、负责制定公司利润计划、财务规划、销售前景、开支预算或成本标准。制定和管理税收政策方案及程序。3、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核算的组织、以及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4、负责公司的全面财务会计工作;5、负责制定并完成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和办法;6、解释、解答与公司的财务会计有关的法规和制度;7、分析检查公司财务收支和预算的执行情况;8、审核公司的原始单据和办理日常的会计业务;9、编制销售公司的记帐凭证,登记会计帐簿;.10、编制公司的会计报表;11、编制、核算每月的工资、奖金发放表;12、定期检查销售公司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是否帐实相符;13、不定期检查统计岗位的商品是否帐实相符;14、按照印鉴分管制度,负责保管银行预留印鉴中的一枚财务章;15、承办公司交办的其他工作。三、岗位名称:会计岗位职责:1、公司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报送各种财务报表;2、应收、应付及各种往来账目的核对,做到帐帐相符;3、审核原始单据,按照公司规定完成收付款、记账等会计业务;4、按时完成月末结账,及时准确地编制财务报表及各项费用报表;5、按时申报纳税,处理与税务相关工作;6、及时提供审计师要求的会计信息;7、编制和维护公司的总帐和明细帐,及时准确地记录公司业务往来;8、向公司管理层提交内部财务管理报告及生产经营统计;9、进行帐务处理,整理错账、乱账,成本核算,固定资产管理;10、向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提交报表,缴纳各种税费;11、审核和录入内部各类会计凭单,协助会计主管进行预算控制;12、办理报账、年检,协调处理与工商税务机关的事项;13、协助主管与政府、金融等部门建立工作联系。14、熟知国家财经政策和会计、税务法规;15、完成领导安排的其他事宜。四、岗位名称:出纳员岗位职责:1、按规定每日登记现金日记账,负责日常现金及票据的收付,保管及费用报销;2、根据记账凭证收付现金,划转,核算内部往来款项,到款确认,及时登记现金,银行日记账;3、每日负责盘清库存现金,核对现金日记账,按规定程序保管现金,保证库存现金及有价证券安全;4、保管好各种空白支票、票据、印鉴;5、协助会计准备每日,月单据及报表,完成月末结账报税等工作;6、负责接收各项银行到款进账凭证,并传递到有关的制单人员;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可以做出纳,会计,核算,稽查,结算等等只要和财务相关的基本都是可以的。

初级会计证书之后的发展路径:一、企业财务的发展路线一般比较固定职业发展路线:出纳—会计—职能会计—主办会计(总账会计)—财务主管—财务经理—CFO。这个发展途径要求职业人保持充分的耐心,因为走到职业顶端需要耗费的时间会相当长,而且很可能是通过不断的换工作中谋求进步。向着这种最传统的财务发展道路行进的人占据着财会人的大多数,它的风险最小,但也最不易“崭露头角”,很多人都在忙忙碌碌中“迷失方向”,耗尽半生也不过是个“老会计”。事务所这个方向的通道比较散财会领域的事务所有: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师事务所等。主要的业务包括:1.鉴证服务:审计、审核、审阅和执行商定程序等业务;2.资产评估:对受托评估的资产价值进行估计和计算;3.管理咨询:会计处理、纳税筹划、代理客户处理纠纷等。这个方向的职业发展路线一般是:审计助理—审计员—高级审计员—项目(部门)经理—高级项目(部门)经理—合伙人。

财务岗位职责:

1、负责公司的全面财务会计工作;

2、负责制定并完成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和办法;

3、解释、解答与公司的财务会计有关的法规和制度;

4、分析检查公司财务收支和预算的执行情况;

5、审核公司的原始单据和办理日常的会计业务;

6、编制销售公司的记帐凭证,登记会计帐簿;

7、编制公司的会计报表,在每月10日前报送分管副总及总经理;

8、编制、核算每月的工资、奖金发放表;

9、定期检查销售公司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是否帐实相符;

10、不定期检查统计岗位的商品是否帐实相符;

11、按照印鉴分管制度,负责保管银行预留印鉴中的一枚财务章;

12、承办总经理和财务总监交办的其他工作

扩展资料:

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系统性原则、现金平衡原则、收益风险原则以及利益协调原则。

1、系统性原则是指财务管理是集团各成员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本身又由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分配管理等诸多子系统构成。

在财务管理中坚持系统性原则,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首要出发点,它具体要求做到三点。

第一点是整体优化,只有整体最优的系统才是最优系统。

第二点是结构优化,任何系统都是有一定层次结构的层级系统,在企业资源配置方面,应注意结构比例优化,从而保证整体优化,如进行资金结构、资产结构、分配结构优化。

第三点是环境适应能力强,财务管理系统必须保持适当的弹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现金平衡原则是指在财务管理中,贯彻的是收付实现制,而非权责发生制,客观上要求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做到现金收入(流入)与现金支出(流出)在数量上、时间上达到动态平衡,即现金流转平衡。保持现金收支平衡的基本方法是现金预算控制。现金预算可以说是筹资计划、投资计划、分配计划的综合平衡,因而现金预算是进行现金流转控制的有效工具。

3、收益风险原则是指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获取收益,总得付出成本,而且面临风险,因此成本、收益、风险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成本、收益、风险三位一体的观念,以指导各项具体财务管理活动。

4、利益协调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时,离不开处理与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职工、内容各部门、债务人、被投资企业、国家(政府)、社会公众等利益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财务管理过程,也是一个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过程。利益关系协调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国家法律法规、企业契约(合同)、企业章程及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均是企业处理财务关系的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务岗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90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