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实务工资多少合适

feion1992024-07-25  0

很多中小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于会计岗位他们需要找的只是“帐房先生”,而不是具有财务管理和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而且,此类公司大都财务监督和控制体系相当简陋。因此,在创业初期,他们的会计工作一般都是掌握在自己的亲信(戚)手里。到公司做大,财务复杂到亲信(戚)无法全盘控制时,才会招聘“外人”记记帐。大部分外资企业的同等岗位待遇都远在内资企业之上。更重要的是,外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和方法都成熟,对新员工一般都会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工作效率高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分工细致,而分工的细致使所负责岗位上只能学到某一方面的知识,尽管这种技能非常专业,但对整个职业发展过程不利,因为难以获得全面的财务控制、分析等经验。后续培训机会多是外企极具诱惑力的另一个原因。财务管理也是一个经验与知识越多越值钱的职业,而企业提供的培训机会不同于在学校听老师讲课,它更贴进实际工作,也更适用。去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招聘会的同学应该知道,个人理财咨询职位的招聘需求量正在慢慢放大,而且,由于社会投资渠道的增多和保障制度的改革,理财咨询服务必将走进更多城市白领的生活。此类人才的需求增长点应在社会投资理财咨询服务机构。

前景好,容易找工作。一般是到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以及有关部门从事会计、财务、审计等实务,也可到高校、研究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及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算、控制、分析、报告,以提供财务和管理信息的工作。

在毕马威待了三年,也算是个老员工吧。其实在中国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国外不大一样,在中国,四大的人相对有一些优越感,因为中国的信用体系太差,在这个圈钱的社会,四大变成了让掏钱人信任的一个名称。国外的四大不过是小白领级别。 北京的毕马威客户群体不错,对于个人的发展有很好的职业背景和学习机会。公司的管理相对于严谨而又条理,不过相对保守。这几年为了留住人才,相对的薪酬还是不错的。没什么企业文化,大家无非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更多的是作为工作机器能够学到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界别的感觉很明显,尤其是审计,真是四大的通病。但是在咨询部门,相对不那么明显。但是还是简单的,可以交到很多朋友,但是在四大不能作为长期规划,如果你从一毕业作为小朋友一直上来,思想非常的单纯和思维模式固化,会很脱离社会。 作为企业,四大的中介业务决定了它不可能做得太大,太强,而且看事物的角度想对单纯,不能够锻炼一个人全方位对事物的理解和宏观判断能力。聪明的做法一般在这样的地方锻炼一段时间,培养周密的工作逻辑和技术能力,然后去其它的地方发掘自己的潜力。 毕马威对于员工发展感觉是很重视的,新人进去所能得到的培训很多,也很系统,往后所发展的道路也很清晰。因此,公司里不乏从毕业就进去工作,一直工作了好多年以至上十年的人,也有不少人从来没有到别的公司工作过。 公司的福利待遇在外企里面相对不错,据说在四大里面也还算中上,但工作压力相对也大,尤其是审计部门。每年的流动率都挺大的,不过这可能是‘审计’这个工种的通病了。在那里面工作久了,很多人脾气都很大,都是被压力逼的。 在毕马威做了四年的审计,应该有点发言权吧! 1)薪酬福利 我在入职的时候,毕马威的薪酬比不上当时安达信和普华。但对一个大学生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2)个人发展 在这个行业里,毕马威乃至四大的优越感都是很明显的。但对于审计师来说,除非对这个行业有着极深热爱程度,否则对个人的发展帮助不是很大。审计是劳动密集型的而非知识密集型的,因此升到合伙人的都不是“一般人”。 3)工作环境 由于级别的关系,上级的“官威”都比较大。工作关系和国企很象,硬件上也很一般。 4)企业文化 我并不是对香港人有什么偏见,可是在他们的领导下,我真的没感觉到什么企业文化。记得当时入职的时候,北京的engagement partner是一个加拿大人,在他的领导下,能感受到一个真正美国企业的文化传统。 5)企业前景 在中国,国内所根本就不会对毕马威乃至其它3大造成什么威胁。 我是2003年9月加入北京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审计部,现在说说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 1、薪水:第一年5000,硕士每月多300,第二年5800-6000,硕士每月补贴降为 200,出差每 天130-180; 2、培训:刚进入有5周左右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审计实务和基础会计知识; 3、注会:第一次考每科4天考试假,第二次考每科2天,公司有辅导班和网上学 习资料;全 科合格,每月多给500元补助;senior 全科合格每月多1000;升经理必须是CPA ; 4、工作强度:审计每年11月到次年4月为忙季,平均下来每周工作6天,每天12 -16小时;但 是可别指望加班全有加班费,由项目预算决定,平均要打个7-4折,而且全年加 班前120小时 不给加班费,只可以换成休假,大多数人都攒到7-9月闲季时准备考注会了。以上我说的是 :第一,只作年审,如果作IPO上市项目,就没有什么忙/闲季了,忙一年多不休 假的多得是 ;第二,这是审计第一年的生活,随着职位越高,责任越重,工作时间也越长; 5、升职:基本前三年都可以顺利升职,第四年以后,公司会不升一些人,以减 少成本和调 整职员结构; 6、工作氛围:公司高层为外籍人,9成为香港人,同等职位他们收入是大陆人的 n多倍,一 般大陆人升到manager就不错了。

一、市场需求大,就业形势好,发展前景光明我国现在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比较高端层面的会计人员十分紧缺,很多大中型企业需要具有财务管理和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会计专业的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僧多肉少的局面,这是因为会计基层人员处于饱和状态,供大于求;而恰恰相反的是,会计管理层人员却处于稀缺阶段,供不应求。两极分化的态势,使得不同级别的就业形势有着天翻地覆的区别。在成为高级会计师后可以胜任中型企业财务总监、政府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等,不仅薪资待遇好,而且工作性质稳定,可以说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二、工资待遇好,职位晋升快在待遇方面,很多企事业单位,会计岗位工资也是按职级不同发放不同等级的薪水,升到高级会计职称级别,薪水也自然水涨船高。且升职提岗的类似规定,职称证书也是一项限制条件,这两方面应该是对于大家来说最具实际意义最直观的区别吧。高级会计师证书是财会人员晋升的重要依据,薪资待遇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在一线城市,高级会计师的年薪能达40万左右,在省会城市和发达城市年薪也能达到25万左右。三、掌握求职主动权,高级会计师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拥有高级会计职称的意义,已经不同于拥有初、中级会计职称和注册会计师证书,如果说后者是为了求职和谋求一个相对不错的平台,那么前者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有了高级会计职称,将不再处于企业挑人的被动局面,而是掌握人挑企业的主动权。在会计行业较为基层工作的会计人可能还无法感受到高级会计职称的作用,那是因为大家站在不同的需求阶段,大部分人还是处于“失去目前的工作就未必能找到更好工作”的危机之中,这种状态其实是急需改变的,而改变的方式只能是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903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