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上贷款

feion1992024-07-25  0

贷款属于资产类科目;贷款属于银行等金融企业的专用科目,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属于资产类科目,非银行等金融企业可以设置这个科目,贷款和应收款项会计处理原则,与持有至到期大体相同。具体而言:1.金融企业按当前市场条件发放的贷款,应按发放贷款的本金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一般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债权,通常应按从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作为初始确认金额。2.贷款持有期间所确认的利息收入,应当根据实际利率计算.实际利率应在取得贷款时确定,在该贷款逾期存续期间或使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别较小的,也可按合同利率计算利息收入。3.企业收回或处置贷款和应收款项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贷款和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会计分录设置科目设置贷款--本金贷款--利息调整贷款损失准备贷款--已减值。

借在会计中的含义:

一般表示资产、费用、成本的增加;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对于资产类、费用类账户(如现金、银行存款、材料、固定资产、应收款、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借”就是加;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借”就是减。

贷在会计中的含义:

一般表示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资产、费用、成本的减少。对于资产类、费用类账户,“贷”就是减;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如应付款、长/短期借款、主营业务收入、实收资本、本年利润等),“贷”就是加。

会计

一种会计工作,是办公室文职及至管理工作之一,内容包括制作财务预算、簿记、核数、年结、账目及成本分析报告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旨在提供会计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

会计的总体目标从属于经济管理的总体目标,经济管理的总体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作为经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以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最终目标。一个职业职称,分为会计,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关于借贷记账法,是从事会计工作或学习会计知识的入门知识,必须掌握,没有任何缓和余地。所谓的借与贷,就像一个天平,两端总是相等的,没有例外。以下我给你详细说说,请仔细阅读几遍,便于你掌握。关于会计要素,会计中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这六要素。说直白点,资产——你拥有的东西;负债——你欠别人的;所有者权益——你拥有的减掉欠别人的剩下的;收入——你的工资和兼职薪金;费用——你每月的开销用度;利润——你的每月工资减掉开销用度剩下的。比如你月工资3000元,一个月花1000元吃饭,还某人500元,花800元买了个平板,剩下700元。3000就是收入,1000就是费用,500就是负债,800元买的平板就是资产,剩下的700就是利润,如果还要交个税的话,交完税之后剩下的就是所有者权益。关于借贷记账法,原理是一项业务会导致借与贷两侧的变化,可能是同时增加、同时减少或者一增一减。比如你拿钱去买资产,银行存款减少了,固定资产或存货增加了,这就是资产内部的一增一减。比如你拿钱去还债,银行存款减少了,负债也减少了,这就是资产与负债的一增一减。重点就是借贷双方永远是相等的,没有例外,如果有,那就是做错题或做错账了。下面我给你写几个分录,你感受一下。借: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股本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这里好像不能有空格,正常做账或做题时,贷需要在借:的右下方,对齐。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借贷记账法。然后再说一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这些,与做账的科目还有点区别,会计科目就是上面做账时,借贷双方的那个名字(银行存款),而会计上的科目,分为六种,资产类、负债类、损益类(大致就是损类:费用;益类:收入)、成本类、所有者权益类、共同类(涉及很少)。这6种科目在借与贷双方表示的增与减是有硬性规定的。借增贷减:资产类、成本类、损益类中的损,即资、成、费;借减贷增: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中的益,即收、负、所。这些必须要记住,了解这些后,你在做题时或做账时就不会做错了。期望我的回答给予你一定的帮助,如果满意的话请采纳!谢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90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