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财务管理原则总结

feion1992024-07-25  0

企业筹资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企业经营的维持和发展,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资金保障,但每次具体的筹资行为,往往受特定动机的驱动。如为提高技术水平购置新设备而筹资;为对外投资活动而筹资;为产品研发而筹资;为解决资金周转临时需要而筹资;等等。各种具体的筹资原因,归纳起来表现为四类筹资动机:创立性筹资动机、支付性筹资动机、扩张性筹资动机和调整性筹资动机。 (一)创立性筹资动机 创立性筹资动机,是指企业设立时,为取得资本金并形成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而产生的筹资动机。 (二)支付性筹资动机 支付性筹资动机,是指为了满足经营业务活动的正常波动所形成的支付需要而产生的筹资动机。 (三)扩张性筹资动机 扩张性筹资动机,是指企业因扩大经营规模或对外投资需要而产生的筹资动机。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往往会产生扩张性的筹资动机。 (四)调整性筹资动机 调整性筹资动机,是指企业因调整资本结构而产生的筹资动机。企业产生调整性筹资动机的具体原因,大致有二:一是优化资本结构,合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二是偿还到期债务,债务结构内部调整。

中级会计《财务管理》怎么记忆公式加以运用?中级会计职称备考在即,很多考生反映记不住公式,不会运用?今天小编用三大招教你告别烦恼!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第一招:了解科目特点,有备无患

财务管理的特点是内容相对抽象,公式多,难以理解,考试计算量大。这些对考生的考试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以教材为基础,掌握教材的基本概念,还要对大量的公式有更深的理解,才能真正掌握和灵活运用公式。而这个过程自然离不开反复做题,在做题的过程中,要进一步了解公式,弥补学习漏洞。

第二招:公式的正确打开方式

认识+熟悉+运用:首先,要知道公式是做什么的,理解公式的概念,公式在哪里使用,如何使用,每个单位代表什么,你必须记住这些,以便在做问题时记住这个公式。其次,这个熟悉的过程应该通过做问题来实现。如果你看见多用,你就会熟悉。一开始你可能不熟练,但时间长了,你会对这个公式印象深刻,自然会记住。最后,运用还包括重复记忆的过程。我们应该定期对公式有一个重复记忆的过程。我们不能每天都见到公式,所以我们需要定期与公式见面。正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公式都是前辈们用经验根据一些数据的内在联系总结出来的,我们在记忆公式的时候可以总结它们的规律,按前辈们的思路来理解,而不是将公式死记硬背下来,有一些公式,比如正态分布这样的,看着好像很难懂,那么在看书的时候就可以粗略而过,因为这样的公式在计算的时候需要的工具要求比较高,除非是专门考数理统计,一般来说在财务管理考试时考到的机率微乎其微。 我来举个记忆公式的例子:我刚看到财务管理第五章的应收账款那一节,有个应收账款天数的公式:应收账款余额/平均日赊销额,在记这个公式的时候可以将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联系起来,应收账款天数与应收账款周转次数的关系是:应收账款天数=360/应收账款次数(还可以调过来),应收账款次数=全年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平均应收账款=(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看到这里不知大家有点眉目没有?我再说个记忆这个公式的方法吧: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工厂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一般不可能当月收加货款,有票结30天,票结60天,假设有一家工厂全部货款都是票结60天,那么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就是60天,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就是360/60=6次,说白了,计算应收账款天数就是因为工厂的货款信用期不同,为了计算一个平均收款期而总结了出来的公式,这样记忆我们不仅记住了公式还帮助自己理解了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9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