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X5年1月1日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2100(1200+900) 累计摊销 192 贷:银行存款 1200 无形资产 960 营业外收入132 [900-(960-192)](2) 20X5年2月25日乙公司宣告分派上年度现金股利1200万元借:应收股利 180(1200*15%) 贷:投资收益 1803月1日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款项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180 贷:应收股利 180(3)乙公司20X5年度实现净利润1410万元。甲公司只持有乙公司15%的股权,对乙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乙公司股份在活跃市场中无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按成本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所以不确认净利润的份额。不记录。(4)甲公司又增加了10%的持股比例,并向乙公司派出一名董事。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应将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从成本法改成权益法。并从2005年1月1日起将原来按成本法核算的内容调整成权益法。新取得10%股份的记录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150 贷:银行存款 1150此次新取得10%股份本应确认58*10%-1150=75.8万元营业外收入,但原来取得15%股份时已确认商誉1200+900-12000*15%=300万元>75.8万元,所以综合考虑不确认营业外收入。新增投资后总体商誉为300-75.8=224.2万元。对原15%股份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月1日之间公允价值的变动(12258-(12000-1200)*15%=218.7万元,其中属于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部分1410*15%=211.5万元的调整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11.5 贷:盈余公积 21.15(211.5%*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90.35(211.5-21-150)除实现净利润外其他原因导致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218.7-211.5=7.2万元的调整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7.2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2对原按成本法确认投资收益180万元的调整借:盈余公积 18(180*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62(180-18)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80(5)20X6年3月28日,乙公司宣告分派上年度现金股利1140万元借:应收股利 285(1140*25%)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854月1日,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款项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285 贷:应收股利 285(6)乙公司20X6年度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75(1500*25%) 贷:投资收益 375
几个金额越高就有大惊小怪奋斗过你的歌和该不该继续和他
哇,过了几年了。题型还是这个样子啊。这是最简单的一种,连固定资产使用年限都跟原来一样。你的错误在于没有完全理解权益法。权益法要考虑买入公司公允价值的。这公司的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账目价值大了1000万。所以,这公司的公允价值比它账面价值大1000万。你的长期股权投资占到30%,也就是29000*0.3=8700.8700比7500多了1200.这是白得的。所以,这是你买到手里以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同时借方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原值。你懂了这个阶段还要学递延收益,那时候1200就不是1200了,还要剔除递延所得税。应该是1200*0.75.
正确答案:B解题思路: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余额—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的余额,即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应冲减到等于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余额的数额为止,所以,2011年末甲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余额为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