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硕士李潇

feion1992024-07-25  1

江西工程学院始创于1983年。1992年经江西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全日制综合性高等学校。1997年列为江西省首批高等教育国家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2001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晋升为具有独立颁发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资格,并纳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普通高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学院确立了“勤朴敏信”的校训、“弘我学校精神”的校歌和“乐业乐群、自立自强”的学校精神,营造了“读书有沙龙、学科有竞赛、讲台摆擂台、论坛连歌坛”的校园文化特色,凝炼了“教学为主、人才为尊、法德为基、创新为魂”的治校理念,形成了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创造了教育领域的“新余现象,江工效应”。学院坐落在唯一的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江西省新余市。新余东靠上海,南接广东,西通长沙,北至武汉,沪昆高铁、浙赣铁路横贯全境,京九铁路傍市而过,赣粤、沪瑞、武吉三条高速交汇于此。乘坐即将通车的沪昆高铁,北上南昌只需20分钟,东至上海3小时,西通长沙1小时,南下广州3小时。地理位置优越,是江西城镇化水平、生活水准最高的城市,是国画大师傅抱石的故乡和“仙女下凡”神话的发源地。 独具匠心的校园建设学院校园占地面积2060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校产达9亿元。拥有教育部指定建设的江西省内规模最大的数控实训基地。机器人及智能加工实训室全省首屈一指。中国高等教育产学研示范区——仙女湖科技园区处于江西职教园区核心地带,占地750亩,投资2亿元。其它体育、文娱、医疗、购物等设施一应俱全。校园呈生态园林水域式布局,绿化面积占50%,水域面积占15%,构建了一幅“青山迢递,绿水逶迤”美丽的校园风光,与国家级旅游胜地——仙女湖遥相呼应,享有“江南高校生态人文校园新景观”之美称。 独占鳌头的教学质量学院实施专家治校、名师治教。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00多名,专职教师765名,其中教授68名、副教授186名,博士、硕士、双师型教师546名,外籍教师3名,65%以上具有中高级职称。已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基本实现了中年教师硕士化、青年教师本科化、双师型教师培训化。教学质量优秀,教学成果丰硕。自1998年起,12次蝉联江西省大学生大专组电子赛和电脑赛两项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等大赛中屡屡摘金揽银抱铜。仅2012年,参加全国、全省科技大赛就获得全国一等奖18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11个,江西省一等奖33个、二等奖69个、三等奖72个。 独辟蹊径的就业、创业教育 学院倡导个性化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承认个性差异,珍重个性特点,张扬个性优势,强化个性素质,为学生个性化成才创设了良好平台。30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16余万名优秀技能型应用性人才,造就了十几位亿万富翁及一批拥有千万元资产的企业家,涌现了孙清焕、李国平、蓝国贤、卜发林、刘志勇、刘东华、杜芳圣、黄帅民8位产业巨头,其中孙清焕、李国平进入2012江西创富榜,书写了职业教育的精彩传奇。刘东华、邹如飞、程广京、李潇和李国平5位优秀校友先后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人数之多,规格之高,在同类院校中独占鳌头。富有成效的人才培养工作,促成了因人施教的升华,以人为本的到位,全面素质教育的创举,人人成才的奇迹,为学院赢得了“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孵化器”的美誉。 独具一格的专业优势 学院目前设置6个本科专业、60多个专科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数字电路》、《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实训》、《基础会计学》为省级精品课程。以电子技术专业为龙头,以工科类专业为强项,带动文、经、管、艺等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形成了涵盖应用电子、通讯电子、机械电子、新能源电子、数字化电子、智能电子、财经电子、商务电子、信息电子在内的全新的大电子专业体系。 ——这里有最具影响力、美誉度的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LED方向)、通信技术; ——这里有最热门、最走俏的专业: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方向)、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楼宇智能化方向)、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等; ——这里有最前沿、最具发展前景的专业:计算机云技术、物联网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材料工程技术、影视动画、动漫制作、视觉传达设计等; ——这里有最实用、最具特色的专业: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 独树一帜的办学模式 创新培养模式,成立了创新学院,开设了创新工程师实验班、创业实验班、研究生预科班。依托名校教学、科研资源优势,建设了“ 北京大学 管理智慧课题组人才实践基地”。形成了高等自考本科教育、计划内高职教育和社会学历教育、成人教育、中等教育等多种教育层次与形式并存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为初中、高中毕业生设计和构建了一个“升专达本,订单就业,攻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的互通教育平台。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际知名大学签订了2+1或3+1的联合办学协议。有80多名学生获美国伊氏教育基金奖。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聘请了一批外籍专家、教授来校任教,有计划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深入开展科研、人才培养等合作办学项目,国际化办学特色日益明显。 独领风骚的社会赞誉 学院先后荣获全国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全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最具综合实力高校、全国十大品牌高校等称号。创办人杨名权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江西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首届江西十大杰出校长等称号。 2004年,时任******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来到学院视察工作。2005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以《民校奇迹》为题,拍摄报道了学院办学事迹。2006年,中国第一报《人民日报》两次介绍学院办学情况。2005年,全国中职教育会议在学院召开,教育部部长周济莅临学院视察,对学院的各项事业进行了充分肯定。会议结束后,前来参观学习、指导的单位和领导络绎不绝,几年来共接待各类教育考察团体198个,3986人次。这充分体现了学院强大的亲和力和突出的品牌效应,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学院办学水平的高度认可。 ;

现有教职工24人,其中院领导5人、管理人员20人、专职教师1人。学历结构,博士1人,硕士5人,在读硕士学位5人,本科9人;职称结构,教授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7人,讲师、会计师、馆员、助理研究员9人,助教1人。另有返聘人员及临时用工3人。 建立了一支200余人、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姓名 学历学位 职称 毕业学校 教学 研究方向 尤仁林 本科 教授 云南大学 哲学、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陈继扬 博士研究生 副教授 西南大学 教育学 民族教育 杨兆云 本科 副教授 云南民族大学 高等数学 数学教育 尹世堂 本科 副教授 云南民族大学 程序设计 计算机应用 张邠 本科 教授 四川师范大学 市场营销、管理学 经济学 洪崇文 硕士 副教授 西南大学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民国时期云南边疆管理 李亚生 本科 高级工 云南省委党校 余绍明 临时工 常荣华 本科 讲师 云南师范大学 植物地理、土壤地理 地理学、自然地理 杨云红 本科 馆员 云南大学 周华宁 研究生 讲师 云南民族大学 许云章 大学普通班 副研究员 北京大学 教学管理 孙大春 本科 助教 昆明理工大学 计算机文化基础 计算机 江舟 在读硕士 会计师 重庆商学院 会计学 工商管理 袁戈 在读硕士 讲师 云南财经大学 会计学、统计学 会计学 冯秀英 在读硕士 讲师 云南大学 大学语文 文艺学 郭华 研究生 实习研究员 中科院社会学院 社会学 李潇楠 临时工 雷亚兵 硕士 讲师 云南师范大学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哲学、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锁昕翔 本科 教授 云南民族大学 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古文精读、中国文化概论 、大学语文 现当代文学、回族文化学 张敏 硕士 副教授 云南民族大学 社会保障、货币银行学、市场营销、财政学 财政与金融 马鑫 本科 讲师 中央民族大学 货币银行学、财政学 货币金融 金海烨 在读硕士 讲师 云南大学 管理学原理、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897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