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的基本分类项目。我国习惯称为会计要素。不同准则制定机构所确定的财务报表要素并不完全相同。我国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与利润六项,前三项为资产负债表要素,后三项损益表要素。国际会计准则珠财务报表要素为资产、负债、权益、收益与费用五项,前三项为资产负债表要素,后两项为收益表要素。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表要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投资、派给所有者款、营业收入、费用、利得、损失与综合收益共十项,前三项为资产负债表要素,第四、五项为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要素,后五项为收益表或综合收益表要素。从理论上讲,其他财务财务报表,如财务状况变动表与现金流量表,也应有其构成要素,但由于各种原因,会计准则的未对此作出规定。
一、报表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各要素的基本含义:1、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又称为净资产。4、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5、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6、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二、会计报表系统的基本处理流程分为四步:1、报表格式及数据处理公式设置;2、报表名称登记;3、报表编制;4、报表输出。
财务报表种类很多,日常所指三大主表构成要素如下: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表: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量表:一般不提构成要素
会计要素是指会计报表的基本构成要素。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 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必须是为确认与计量提供依据,特别是为确认提供理论依据。作为一个基本的会计概念,要素的定义必须置身于整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之中,必须符合财务报告的目标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受会计假设、会计对象等的制约。各概念之间必须前后一致,富有严密的逻辑。如果离开了整个概念框架来研究定义,容易顾此失彼、我们认为,会计要素的定义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即会计要素的定义必须体现其本质特征; (2)一致性,即各会计要素的定义要在逻辑上保持一致; (3)通俗性,会计要素的定义要做到文字通顺,语义流畅,符合汉语的习惯,容易为我国广大会计人员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