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简答题题库

feion1992024-07-25  0

控制指一个企业能够统驭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借此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以下情况视为投资企业控制了被投资企业:1、通过与该被投资企业的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持有该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2、根据章程!或协议,有权控制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3、有权任免公司董事会等类似权利机构的多数成员。4、在公司董事会或类似权利机构会议上有半数以上投票权。 资产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 售价金额核算法又称“售价记账、实物负责制”,这是在建立实物负责制的基础上按售价对库存商品进行核算的方法.其主要特点如下:①建立实物负责制,企业将所经营的全部商品按品种、类别及管理的需要划分为若干实物负责小组,确定实物负责人,实行实物负责制度。实物负责人对其所经营的商品负全部经济责任。②售价记账、金额控制,库存商品总账和明细账都按商品的销售价格记账,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实物负责人或小组分户,只记售价金额不记实物数量。③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由于库存商品是按售价记账,对于库存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应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来核算,并在期末计算和分摊已售商品的进销差价。④定期实地盘点商品,实行售价金额核算必须加强商品的实地盘点制度,通过实地盘点,对库存商品的数量及价值进行核算,并对实物和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检查。售价金额核算法把大量按各种不同品种开设的库存商品明细账归并为按实物负责人来分户的少量的明细账,从而简化了核算工作。 "库存商品"帐户的金额是否为含税售价的金额,决定于企业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一)一般纳税人企业的会计核算 1.进货的核算。某商业零售企业购进商品一批,对方出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0万元,税额17万元。购进商品款项通过银行支付。该批商品当月到达验收入库,进销差价率为15%,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则:购进商品支付款项时: 借:商品采购100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万元 贷:银行存款117万元 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134.55万元〔100×(1+15%)×(1+17%)〕 贷:商品采购100万元 商品进销差价15万元(100×15%) 应抵税金19.55万元。 2.销售收入的核算。若该企业本月实现销售金额为93.60万元(含向购买者收取的销项税额),收到的货款已存入银行。则: 借:银行存款93.60万元 贷:商品销售收入80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60万元 3.结转销售成本、应抵税金。在进行上述会计处理的同时,按商品不含税的售价金额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按上笔分录的销项税额(含税售价金额与不含税售价金额之差)冲转“应抵税金”科目。 借:商品销售成本80万元 应抵税金13.60万元 贷:库存商品93.60万元 4.结转进销差价。月末结转进销差价时,仍然采用《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摊,但需注意的是,应将期末“库存商品”科目余额部分调整为不含税的余额来计算差价率,即:差价率=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本月“商品销售收入”贷方发生额+月末“库存商品”科目余额÷(1+适用增值税税率)〕×100%。本月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月“商品销售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差价率。 假设本题无期初余额,则:差价率=15÷〔80+(134.55-93.60)÷(1+17%)〕×100%=13.04%。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差价额=80×13.04%=10.43(万元),会计分录为: 借:商品进销差价10.43万元; 贷:商品销售成本10.43万元。 5.结转利润。将“商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成本”科目余额分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和借方。 借:商品销售收入80万元 贷:本年利润80万元 借:本年利润69.57万元(80-10.43) 贷:商品销售成本69.57万元 6.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将“库存商品”科目借方余额抵减“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方余额,同时扣除“应抵税金”科目贷方余额,然后再与有关项目进行合并,将结果数填入该表的“存货”项目。本例库存商品进价成本为30.43万元〔(134.55-93.60)-(15-10.43)-(19.55-13.60)〕。 二)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的会计核算 若上例中该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6%),则无需设置“应抵税金”科目,其会计处理如下: 1.进货的核算。购进商品时: 借:商品采购117万元 贷:银行存款117万元 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134.55万元〔117×(1+15%)〕 贷:商品采购117万元 商品进销差价17.55万元(117×15%) 2.销售收入的核算。商品销售收入=93.60÷(1+6%)=88.30(万元),应交增值税额=88.30×6%=5.30(万元)。 借:银行存款93.60万元 贷:商品销售收入88.30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30万元 3.结转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93.60万元 贷:库存商品93.60万元 4.结转进销差价。差价率=17.55÷〔88.30+(134.55-93.60)÷(1+6%)〕×100%=13.83%。 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差价额=本月“商品销售收入”贷方发生额×差价率=88.30×13.83%=12.21(万元)。 借:商品进销差价12.21万元 贷:商品销售成本12.21万元 5.结转利润: 借:商品销售收入88.30万元 贷:本年利润88.30万元 借:本年利润81.39万元 贷:商品销售成本81.39万元(93.60-12.21) 所得税费用分为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当期所得税即按照所得税法要求的申报,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所得税率计算得出;递延所得税是分析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的差异(暂时性差异),根据未来适用的所得税率计算得出的需要在未来缴纳或抵减以后期间所得税的数额。具体参见《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 别忘采纳嚎

1控制是控股比达到50%以上,不到50%但对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权的和半数人参加股东会的表决权也可以处控制了2固定资 产可收回金额可以按现金流量净现值与处置时公允价值扣相关税费较高者4所得税费用是营业利润*0.25加减递延所得税负债和资产加减相关调增和调减项目(如研发费用,税法罚款,免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第3个不记得了,得去翻书,就写到这吧,等明天看了书再来修改

1,对企业来说,控制的种类很多:成本控制,职权控制,风险控制等等。一般认为投资企业具有被投资企业的绝对控股权(第一大股东),或占有被投资企业50%以上股份时,为控制被投资企业或者叫合并被投资企业(企业并购)。管理学中具体定义:控制是指管理人员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对下属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进行测量、衡量和评价,并采取相应措施纠正各种偏差的过程。2,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确定为固定资产未来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收益的净现值,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进行折算。3,售价金额核算法特点:(1)进行售价记账、金额控制核算,只记售价金额不记实物数量。(2)会计账簿中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并在期末计算和分摊已售商品的进销差价。(3)企业进行实物负责制,实物负责人对其所经营的商品负全部经济责任。(4)定期实地盘点商品,并对实物和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检查。4,所得税费用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税率一般为25%, 所得税费用=*相应税率。 所得税额的确定较多且比较复杂,建议看税法所得税规定!

BADCDABBCDDCB业务题:借:生产成本—A产品5000 —B产品4000 制造费用2000 管理费用3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4000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1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借:原材料1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960(14000*0.17) 贷:银行存款16960借:生产成本—A产品21900 —B产品18100 贷:原材料40000借:制造费用2380 管理费用780 贷:累计折旧3160借:固定资产70000 原材料15000 贷:实收资本85000借:主营业务成本84200 贷:库存商品84200借:应收票据52650 贷:主营业务收入4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7650借:坏账准备1000 贷:应收账款1000借:管理费用960 库存现金40 贷:其他应收款1000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89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