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期间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成本应当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提供劳务的成本。费用和成本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成本虽说也是一种耗费,但和费用不是一个概念。成本是针对一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如某工程程)而言的;费用则是针对一定的期间而言的。费用与成本都是企业为达到生产经营目的而发生的支出,体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并需要由企业生产经营实现的收入来补偿。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是构成产品成本的基础,成本是按一定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产品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生产费用的汇集,两者在经济内容上是一致的,并且在一定情况下费用和戚本可以相互转化。成本和费用之间也是有区别的。企业一定期间内的费用构成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但本期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包括以前期间发生而应由本期产品戚本负担的费用,如待摊费用;也可能包括本期尚未发生、但应由本期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如预提费用;本期完工产品的成本可能还包括部分期初结转的未完工产品的戚本,即以前期间所发生的费用。企业本期发生的全部费用也不都形成本期完工产品的成本,它还包括一些应结转到下期的未完工产品上的支出,以及一些不由具体产品负担的期间费用。
借和贷只是会计用中到的一种符号对于资产类、费用类账户属于借方科目(如现金、银行存款、材料、固定资产、应收款、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 增加计入借方 减少计入贷方 2、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属于贷方科目(如应付款、长/短期借款、主营业务收入、实收资本、本年利润等),增加计入贷方 减少计入借方
生产成本属于成本类,它是先结转到存货之后进入资产,专门分出一个成本类,就是要专门核算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制造费用也属于成本类,虽然制造费用名字中有费用,但不是费用,不是损益类
资产表示的是资产价值的存量,成本费用是资产价值的流量(转移量)。转移既可以是资产价值流出企业,也可以是企业资产负债表科目的内部转化。你可以把资产负债表左半部分的资产部分整体想像成一个牛奶池,流动资产想象成普通牛奶,非流动资产想象成凝固的牛奶棒冰。付钱买了台机器设备作为固定资产,你可以理解成部分牛奶结成了冰。固定资产定期提折旧产生了折旧费用,你可以想象成棒冰冰又慢慢融化成牛奶流出了水池。这也是为什么为什么很多企业喜欢把支出资本化,因为资本化时相当于牛奶结成了棒冰没有流出池子,池子看上去满一些,更好交待一些。又比方说销售型企业卖出了一笔存货,由于存货并不像货币或货币等价物有那么好的流动性,那么我们就把存货想象成酸奶好了,比较粘稠,但仍然是流体。那么相当于牛奶池中流出了一些酸奶,但同时产生了收入,收到了现金,牛奶池中又流进了一些牛奶,进来的牛奶的体积与流出的酸奶的体积差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就是资产总额增加,在利润表上反映的就是营业利润。这也是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间最重要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数,是静态的,利润表是时段数,是动态的。销售型企业与生产型企业的不同点在于,销售型企业的成本费用一般就发生在牛奶流出池子的时候,如卖出库存商品借记主营业务成本、支付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这些科目是费用类科目,也是费用类会计要素,发生时就会同时影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而生产型企业的某些所谓的 " 成本 "、" 费用 " 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过渡科目)等,本质上来说,他们是费用类科目,但却属于资产要素,而不是费用要素,未完工在产品的生产成本要在存货项目下列示。因为生产成本表示的是资产,是牛奶与酸奶的中间态半成品。牛奶要先变成酸奶,这时由于还没有流出池子,因此发生时并不影响利润表,等酸奶再流出池子的时候才影响利润表。因此,同样是科目名称里带有 " 成本 "、" 费用 ",在销售型企业和制造型企业里面代表的内涵确实是有差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