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有表结法和账结法两种。1、表结法各损益类科目每月末只需结计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累计余额,不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只有在年末时才将全年累计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将损益类科目的本月发生额合计数填入利润表的本月数栏,同时将本月末累计余额填入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数栏,通过利润表计算反映各期的利润(或亏损)。年中损益类科目无须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减少了转账环节和工作量,同时并不影响利润表的编制及有关损益指标的利用。2、账结法每月末均需编制转账凭证,将在账上结计出的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的本月余额反映当月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本年利润”科目的本年余额反映本年累计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在各月均可通过“本年利润”科目提 供当月及本年累计的利润(或亏损) 额,但增加了转账环节和工作量。
1 、结账时间的内涵不同:这两种方法虽然都规定在期末,但是它们所表现的内涵不同;
2 、对利润进行核算的会计处理方式不相同:表结利润,每个月在进行结算时,损益类各个科目的余额都是不需要转到本年利润的账户里面,只有等到了年度最后时,才把损益类的各账户全年加起来余额转动本年利润中;账结是每月每笔账结账转入。
账结法是各个会计区间期末时将盈亏类科目净额转到本年利润科目里,损益类科目月尾不留余额。利润表上本年利润科目填写的是科目真实余额。账结法每个月进行核算,重复计算各损益类科目和 “本年利润”科目,把盈亏结果求出后进行结转。
表结法 是 在 1-11月之间 ,盈亏类科目余额在账务的结算处理上暂时停止其结转到本年利润中,而是在损益表中根据收入、支出结算出净利润,再将净利润在负债表中 “ 未分配利润 ” 栏里载明 。表结法在进行结算时,是在年底最后把全年余额转到本年利润中结转。
表结法即用“利润表”结转期末损益类项目,计算体现期末财务成果的方法。每月月末只结出损益类科目(包括期间费用)的月末余额,但不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只有在年末结转时才使用“本年利润”科目。“本年利润”科目集中反映当年利润财务费用的本月发生额合计并填入利润表的本月栏,将本月余额填入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栏,科目不结转。表结法在平时直接在利润表结转,省去了转账环节并可以从科目余额得出本年累计的指标,同时并不影响利润表的编制及有关损益指标的利用。到了年末再使用账结法结转整个年度的累计余额。账结法是每个会计期间期末将损益类科目净期末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中,损益类科目月末不留余额。资产负债表上本年利润科目填列的是科目实际余额。账结法和表结法的区别如下:“账结法”:每个会计期间期末将损益类科目净发生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中,损益类科目月末不留余额。利润表上本年利润科目填列的是科目实际余额。“表结法”:在1-11月份间,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在账务处理上暂不结转至“本年利润”,而是在损益表公式中定义中按收入、支出结出净利润,然后将净利润在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行中列示。到12月份年终结算时,再将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结转后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为0,同时也不产生凭证,只是把数据库中的损益科目结转到下一个年度。总结一句话,账结法要产生凭证,表结法在任何时候都不产生凭证。本年利润等数字,只是在定义报表的时候,在公式里定义出来,然后得到结果。损益类科目平时,账结法到月末无余额,表结法有余额。区别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