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兑损益就是你收到外汇时折合人民币的数额,跟你结汇时的实际人民币的数额的差额。
进口货物会计分录: 进口货物,增值税计入成本,包括关税、消费税、入库前运费等所有费用。不能分清是属于哪种货物承担的费用的,按货物的重量、买入价进行分摊。报关单上应有货物的重量的,没有就用完税价格(到岸价CIF)进行分摊发生的费用。可以用于进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扣的有:进口关税、允许抵扣的运输费用。分录是:可抵扣部分借记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剩余部分借记库存商品。至于依据,就要查找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及各种补充文件了。汇兑损益:借:银存贷:应收账款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借贷方均有可能)借:应付账款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贷:银存如果是做分录,那有很多种情况,但顾名思义就是由于汇兑变动造成的差异。比如以前月份挂的“应付外汇账款”,现在确实要付汇,肯定会造成汇兑损益。如果放到损益表里看,它是放在财务费用里来列支的,一般的,财务费用=利息+银行手续费+汇兑损益。
关税计入进口货物的成本,增值税作为进项税额抵扣:
借:库存商品(或其他科目){进价+关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进口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相关科目)
来料加工,加工后复出口,在进口环节一般是免税时。在将下角料内销时,要补交关税和增值税。
从理论上讲,关税要按进口时海关估价为计税依据;增值税要以估价加上关税为计税依据。
扩展资料:
为方便企业填报,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下列方式填报:
(1)一般纳税人企业,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计算该指标,计算公式为: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同时注意,计算该指标时应包括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对应项目。
(2)执行简易征收办法的一般纳税人企业,可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填报该指标。
(3)符合财税部门规定的对某些产品实行税额减征的一般纳税人企业,在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填报该指标时还应扣除“应纳税额减征额”。
(4)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可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本期实际应纳税额”填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交增值税
做账方式如下:借: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不计入产品成本)消费税(计入产品成本)贷:银行存款做账,指会计进行账务处理的过程。从开始记账入册直到结算的全过程以及其中的环节都叫做账,是指会计进行账务处理的过程,一般从开始填制凭证到编制报表结束的整个过程(也称会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