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结合自己本身的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需求。会计专硕还是比较吃香的。从报考科目来看,专硕初试参加管理类联考,考两门,英语二和管理类综合(数学、逻辑、写作)总分300分,初试不考专业课,对跨专业考生是非常友好。从学制来看,专硕的学制一般比学硕短,提早毕业获得的工作经验是很有价值的,从导师制度来看,专硕采用双导师,能给学生在就业上提供更多的指导。从职业认证来看,部分院校还有ACCA免考政策。从择校方面来看,会计专硕有260+院校可以选择,而且不少211和985院校,招生的名额也挺多的,大部分院校支持跨专业报考。会计专硕就业方向也比较多:有国企、上市公司或外企、银行或证劵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公务员。从研究生的报考热度来看,会计专业是相当受欢迎的,就业形势也颇为看好。但是会计专业成为"热的烫手"的专业,也就意味着卷得更加残酷,23年的考研er们需要加倍努力哦!
想去读就去读。首先要明确会计专硕的培养目标和形式是怎么样的是否和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相挂钩
这个看个人情况,个人觉得值得读。
对于想提升学历、本科学校不是很好的同学来说,读会计专硕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得到硕士文凭。而且会计专硕没有毕业年限的要求,应届生就可以考。
从考试难度上看,会计专硕的试题难度远远低于学术型硕士及其他专业型硕士,这也是很多考生选择报考的重要因素。
一来是初试科目较少,会计硕士的考试科目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和英语二,就是传说中的考研只考两门科目的专业;二来是MPAcc初试不考专业课。
三来是MPAcc也不考让人“闻风丧胆”的高数,数学基础考查范围仅仅是高中、初中、小学的知识,难度比数学一、二、三都降低了很多。最后,英语(二)的难度也比英语(一)小很多,尤其是“阅读理解”板块的难度。
由此可见,会计专硕对跨专业、数学和英语基础不好的应届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绝大多数考研专业的复试都要考察专业课、综合素质、外语听力与口语,这些科目会计专硕同样要考。
略有区别的是,会计专硕复试的时候会增加思想政治理论的考试,由院校自行组织命题考察,难度要比学硕初试统考的政治低很多。而且有很多院校的复试政治不计入总成绩,合格即可,即使是计入总成绩的院校,复试成绩占比也很低。
所以,从复试环节来看,会计专硕的考试科目难度适中,略低于会计学硕和其他研究生专业。
会计考研专硕还是学硕:如果有读博的打算,建议学硕,可以硕博连读,而专硕比较难读博,因为导师不喜欢要专硕,应该根据你对未来的规划去考虑。
择校:搜集学校的招生信息,往年初试分数线、录取分数线、报录比、差额复试比例等,综合自身实力选择一个适合的报考院校。
在择校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将来想去的城市,比如深圳、武汉、杭州,这三个城市都有很多大学可以选择。
学硕与专硕的主要区别:
1、培养目标不同
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
专业学位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2、培养方式不同
学术学位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环节。
3、读博方式不同
学术型硕士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
专业型硕士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硕士毕业后进行考博,具体情况请咨询招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