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素质道德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一个人的品行。财务管理人员与钱打交道,要见钱眼不花、手不痒,公私分明,自律观念强,作风正派,为人光明磊落,办事实事求是,爱岗敬业。财务管理人员由于其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其品德素质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一名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不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实事求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坚持原则。视企业利益高于自身利益,不做任何不利于企业的事情,严格保守企业的各种商业机密,自觉维护企业形象。诚信素质 企业财务主管要对法规讲诚信,遵纪守法,不做违反法规的事;对领导讲诚信,忠于上级,忠于董事会的决议,不阳奉阴违;对企业讲诚信,一切为企业着想,严格保守企业商业秘密;对部属讲诚信,办事公道,以理服人,以法和制度管人,团结同事;对社会讲诚信,诚信纳税,诚信反映各种数据,诚信处理好各方面的事务。一句话,以诚信做事,以诚信为人。
一、爱岗敬业
1、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
2、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3、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二、诚实守信
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
2、实事求是,如实反映
3、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4、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三、廉洁自律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公私分明,不贪不占
四、客观公正
1、依法办事
2、实事求是,不偏不倚
3、保持独立性
五、坚持准则
1、熟悉准则
2、遵循准则
3、坚持准则
六、提高技能
1、要有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
2、要有勤学苦练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七、参与管理
1、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提高业务技能,为参与管理打下基础
2、熟悉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八、强化服务
1、强化服务意识
2、提高服务质量
扩展资料
会计道德是从社会与经济生活之内的会计活动中提炼出来的,会计工作的特征必然对应于会计道德与职业道德的特征。具体说,会计道德的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的一致性
在我国会计工作已成为社会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人员的个人利益、职业利益和社会利益是一致的。会计人员的职业活动不是为了个人利益,他们受国家或集体的委托从事会计工作,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故个人利益能在社会和人民需要中实现。
二、法律的制约性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规有着诸多职能上的区别。前者要求会计人员“应该怎么做”,是一种道德意识的内心的信念。而后者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怎样做”,是一种对禁止性后果的确认,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力量。
三、稳定的连续性
会计道德在内容上与会计工作时间是紧密结合的。在长期的会计工作中,会形成一种比较成熟的职业品质,并且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这些道德的性质和方向保持不变。如任何社会的会计人员都希望自己正直廉洁,而这一点很少成为其他职业者的标准。
会计人员这种行为方向的稳定性决定了会计道德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表现为世代的会计传统、会计习惯和会计风格,正是这种稳定连续性使会计实现由低级向高级、有不完善向完善方面的发展和演进。
四、广泛的渗透性
从纵向来看,会计道德随着会计行为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从横向来看,会计道德渗透到同一历史时期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渗透到各个工商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团体以及每一个独立核算单位,对这些单位的会计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五、经济的实践性
与其他道德相比,会计道德与社会经济实践活动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存在会计道德。会计道德起源于总结与经济实践,又作用于、运用于会计实践。
会计道德对于经济实践来说,是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有效运行的最有价值、最“经济”的工具。会计道德不必消耗物资材料,不必开展大规模活动,不必花费大量成本,只需武装人们的思想观点,即可自发约束人们的心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会计职业道德是关于财会人员职业品德、职业纪律、职业能力、职业责任的基本要求,是引导和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其他会计人员、不同利益集团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它为会计人员提供有用的行为指南,并促使财会人员按财会制度等职业准则的要求从事财会工作。(一)爱岗敬业会计人员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这样才会有工作的热情,并积极从事自己的会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往往因为长年累月、周而复始地进行编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工作,要求繁琐,如果不认真尽责,缺乏职业责任感,就会造成一些数据的错误,导致严重的后果。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发挥自己的最大水平。(二)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朱镕基在2001年考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提出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行为的十六字准则: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2]会计人员所为的会计事务是否清晰、真实、完整、合法,无一不牵动着投资者、劳动者、经营者以及国家方方面面的经济利益,影响社会资源分配。因此会计人员应时刻记住十六字准则,并以此来督促自己的行为。做事公平,诚实守信,不谋私利,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一切按原则来办,尤其是不做假账,清晰完整地反映经济活动,不隐瞒歪曲,不畏强权,勇于抵制一切违反财会准则和规章制度的行为。(三)保守企业秘密会计人员应当有强烈的保守商业秘密的意识,自觉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不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了解企业的一些重要机密,比如核心技术、工艺流程、配方等,这些资料一旦被竞争对手所知,会给本单位造成无法预料的所害。而且泄露商业秘密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会计人员应当确立泄露商业秘密是大忌的观念。对于自己获知的内部机密,在任何情况下都严格保守,即使是离职后。二、合理的知识组成结构知识是最为重要的资本,会计这一职业在市场经济时代已经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记账、算账和报账,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知识结构相当重视,这就要求会计人员除了掌握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外,还必须掌握许多相关学科的知识,知识结构广博而精深,形成“T”型知识结构。(一)专业知识要想从事会计工作,首要任务是拥有从事会计工作的知识基础,胜任会计工作的专业知识储备,包括主干专业课和专业辅修课程,主干专业课的学习能够让会计人员掌握现代会计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完整把握实际工作中的内容,具有理论分析和判断能力,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而专业辅修课程主要增加会计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适应各行各业会计工作的需要。(二)相关学科知识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财政、国际贸易、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统计、法学、经济等学科知识,拓展会计人员的知识面,使其知识结构更加完善,增加其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间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三)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会计人员还应该了解哲学、语言学、数学、政治学等学科知识,增加其人文素质。可以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缜密分析和运用数据的能力,这些都有助于会计人员完成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三、重要的能力结构素质能力素质是指潜藏在人体身上的一种能动力,包括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素质。 随着高新技术地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地迅速崛起,信息千变万化,国际合作日益扩大,会计作为一种国际化的商业语言,会计人员的工作就不仅仅是记账、报账,还要参与企业的经营与企业的决策。于是会计人员在具有良好的道道素质和知识结构后,还应具有一定的相关能力素质。(一)不断的创新精神现代经济的运行时一个知识转化为资本,资本转化为物质财富的全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企业的发展。而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创新能力包括:1、应该养成追求创新的意识。改变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2、培养创造性思维。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一种超前性。3、具有创造力。由于经济活动方方面面都在创新,使得会计领域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根据经济活动的新变化,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相应地创新财务与会计的模式。(二)良好的内外协调能力内外协调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内的组织、协调、沟通的能力,会计人员在日常核算工作中,要确认、计量记录各方面的会计信息和会计资料,要与采购、生产、保管、销售记忆科研等部门的人员往来,全面系统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分析和汇总经营活动,向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外部协调和沟通的能力,如处理企业与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之间的关系。如果会计人员不具备这些环节的协调能力,就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发展。(三)计算机应用能力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都已经实现了无纸化的会计工作,即使有些企业仍在使用纸化的方式来记录企业经营状况,同时也会有一套电子版的会计记录。所以会计人员不仅要会传统的手工做账,还要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来做会计工作。这就要求会计人员熟悉计算机网络会计的一半知识,提高利用计算机技术熟练地进行各种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同时还应该学习一定的预防黑客及病毒的方法,来保证会计资料的保密性。会计人员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培训,具备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相适应的能力素质。(四)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学的能力会计人员正处于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与之相适应的是知识的不断变革。会计人员在学校时完成的学习,只是知识学习的开端,要能够完美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企业本身也是一个学习机构,从事工作时,必须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和工作将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以此来适应会计工作的需要,而且再学习是创新性培养的重要条件。总而言之,会计人员具备的能力素质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占据著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会计人员应保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注重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
第一:提高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道德素质 专业胜任能力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相应理论水平(考取会计证),同时还应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实际操作能力),对公布的会计范例更应及时掌握。道德素质也十分重要。在会计判断条件下,会计人员的错弊一般不表现为账面上的数字错误,而是体现会计政策运用不当方面,会计人员应具较高职业道德素质律。 第二:尊重客观实际,避免主观臆断 会计判断的结果能够影响决策者的行为,应尽可能反映经济活动的本质。会计人员应以客观存在的因素做为会计判断依据,避免受自身主观态度影响。 第三:持谨慎态度 企业盲目乐观忽视了资本的未来风除从长期来看,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可能是致命的。会计判断应持理性的谨慎态度,采取稳健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