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证书有补贴,根据国务院颁布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通过初级会计考试,取得初级会计师资格证书可以领取相应的补贴。法律依据:《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第十一条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对贫困家庭子女、贫困劳动力、“两后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残疾人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对高校毕业生和企业职工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两后生”中的农村学员和城市低保家庭学员,在培训期间按规定通过就业补助资金同时给予生活费补贴。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参加岗前培训、安全技能培训、转岗转业培训或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或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职工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给予企业每人每年4000元以上的职业培训补贴,由企业自主用于学徒培训工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扶贫车间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以及参保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给予一定期限的职业培训补贴,最长不超过6个月。第十二条支持地方调整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在户籍地、常住地、求职就业地参加培训后取得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等)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原则上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过3次,但同一职业同一等级不可重复享受。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可在规定的原则下结合实际调整享受职业培训补贴、生活费补贴人员范围和条件要求,可将确有培训需求、不具有按月领取养老金资格的人员纳入政策范围。市(地)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可在规定的原则下结合实际确定职业培训补贴标准。县级以上政府可对有关部门各类培训资金和项目进行整合,解决资金渠道和使用管理分散问题。对企业开展培训或者培训机构开展项目制培训的,可先行拨付一定比例的培训补贴资金,具体比例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地可对贫困劳动力、去产能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开展项目制培训。
取消了。会计人员需要参加继续教育,而继续教育形式主要分为网上教育和线下学习,但由于疫情影响,很多线下学习形式都取消了。会计工作是根据《会计法》、《预算法》、《统计法》核对记账凭证、财务账簿、财务报表,从事经济核算和监督的过程,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工作人员是进行会计工作的人员,有会计主管、会计监督和核算、财产管理、出纳等人员。
国家政策支持会计行业的发展国家已经开始宣传会计行业的发展,国家宣传部门也开始制定一系列的会计行业宣传计划。以此来推动国家会计行业的发展,来保障国内各种行业的财政安全。减少经济上的缺口,增加企业的发展能力。“让每个会计、审计人员,甚至普通公众都知道我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新进展。”财政部有关人士这样描述即将启动的新准则宣传计划。目前已初步确定今年2月将召开大规模新闻发布会,拟邀请国家有关部门领导、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委员会全体委员、有关国际组织代表、国内外有关专家、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代表等参加发布会,并通过主要新闻媒体和网络广为宣传,大规模报道新审计准则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精神,争取通过各种渠道把新准则发布实施的信息传递到全社会。今年,财政部还将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新准则,目前已确定将举办一次全国性会计知识大赛,大赛拟于上半年启动,共分两个赛程。其中,第一赛程采用笔试答题的方式。第二赛程为层层选拔优秀赛手,由各省市区和有关单位选拔代表队,于年底前进京参加全国总决赛。社会化宣传将与集中教育培训相结合,阶段性宣传与建立长效宣传机制相结合,力争通过全面、扎实、细致的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对两大准则体系重要性的认识,为准则体系的顺利贯彻实施打下良好基础。为扩大宣传,提升培训质量,会计司和中注协正在分别撰写一本权威、统一的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培训教材,讲解各项准则的制定背景、理论基础、具体案例、疑难问题解答等,以确保广大会计审计人员及时、准确地学习消化新准则的内容,完整掌握各项准则的精神实质,完成后的培训教材将纳入会计审计人员继续教育范围。国内的会计行业近几年由于经济的因素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虽然有很多的培训机构在培训会计行业,但是依然无法达到一些企业的要求。一些培训机构只是教学员一些基础的课本知识,但是在实际的运用当中,缺乏经验,导致会计行业出现了断痕。如今随着国家发展计划的推进,会计行业再次得到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