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考试第一年只备考两科怎么搭配?大家都知道,连续2年通过中级会计师考试三门科目就可以拿到证书。很多考生求稳,第一年都选择报考2科,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科目搭配方法。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一、中级会计师考试第一年备考哪两个科目比较好?
(1)第一年:《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第二年《财务管理》
(2)第一年:《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第二年《经济法》
第一种搭配相对更轻松一些,因为中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知识的相关性比较大,而且这种组合适合学习时间不多的考生;
第二种组合难度比较大,因为财务管理是很多考生的雷区,这个组合建议基础好,学习时间比较充裕的考生优先。
二、中级会计师考试时间安排:
2021年中级会计考试时间为9月4日至6日,共3批次。各科目具体考试时间如下:
8:30-11:15-中级会计实务;
13:30-15:45-财务管理;
18:00-20:00-经济法。
《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165分钟,《财务管理》科目考试135分钟,《经济法》科目考试120分钟。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一年两科该如何搭配?一到中级会计报考季,考试科目如何搭配报考就困扰着很多考生。一般大家都会采取一年报两科的方式,那这种该如何搭配考试科目呢?小编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搭配方式!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一、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 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的,应在连续两年内通过所有科目的考试,方可取得中级会计资格证书。
二、一年内通过两科搭配建议
第一年2门学科+第二年1门学科
适合考生:综合理解能力较弱的考生
[建议搭配方法1]第一年:中级财务管理+中级经济法; 第二年:中级会计实务。
这两个科目的结合绕过了最难的科目。第一年修完这两门课,第二年就可以专心准备最难的一门课了。
适合考生:计算能力较弱的考生
[建议搭配方法2] 第一年:中级会计实务+中级经济法;第二年:中级财务管理。
“中级会计实务”科目难度最高,“中级经济法”科目难度最低。两者结合会降低我们的学习难度,同时增强我们备考的信心。
适合考生:记忆力较弱的考生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您好,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三科按照知识难易程度排序,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中级经济法。如果按照知识难易程度分配各科学习时间,如果以中级经济法所耗用的学习时间为基准,那么中级会计实务的学习时间应为中级经济法的2倍,财务管理的学习时间应为中级经济法的1.5倍。我们每天学习的时候应该难易搭配,中级经济法因涉及到一些法条需要记忆的,所以中级经济法最好每天都学,那么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分别搭配中级经济法来学习,比如今天学习中级会计实务和中级经济法,明天学习财务管理和中级经济法。学好中级会计,时间较紧,如何平衡看书、听课和做题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重要。虽然中级经济法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以看书和听课为主,但习题还是要有针对性的练一练,不求多,但求精,重点放在客观题上,因为中级经济法客观题分数占试卷总分值的70%,当然主观题方面也应该在提高阶段有针对性的训练,不要只看答案,要亲自动手做。祝您轻松过关!
了解下科目的难度特点。
在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三门课程中,《中级会计实务》算是难度最大、内容最多的一个科目,学习时应花费较长时间。而且很多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备考过程中考生要有整体性思维,要养成思考概括的习惯,将知识点融会贯通。《经济法》内容多、杂、细、枯燥,但考题灵活,所以需要大量的记忆,却不能枯燥地死记硬背,要在理解法条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才不容易混乱。《财务管理》的内容比较抽象、公式多并且不容易理解、计算量大,要多做题多理解公式背后的含义。
再次,分析自己的备考能力。
自己是上班族、妈妈级还是全职备考考生?如果是上班族、妈妈级考生,那你的精力一定是有限,在备考过程中必然不能分出很多时间来学习,那么建议你分两年通过考试,第一年报两科,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或者经济法+财务管理,如果你是全职备考考生,时间充足,建议一次报三科。
最后,要有信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一次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在刚刚开始复习时可能就会被复杂的知识点难住,此时不要钻入牛角尖,遇到不会的,先放过,继续往后学,学完后边的,前边不懂的可能就理解了,自己对考试要充满信心。考生还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一天怎么分配学习时间,听课、看书、做题的时间如何分配等等,自己都要规划好,这样才可以让自己的备考路走得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