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价是指交换产品不等价的部分可以用货币平衡。
补价部分应当小于被换入商品的公允价值与换出商品的公允价值中更大的那个公允价值的25%,体现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
发生补价,应区别不同情况处理:
(1)支付补价的,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2)收到补价的,应按如下公式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和应确认的损益: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应确认的损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
补价是指交换产品不等价的部分可以用货币平衡。 补价部分应当小于被换入商品的公允价值与换出商品的公允价值中更大的那个公允价值的25%,体现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 发生补价,应区别不同情况处理:(1)支付补价的,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2)收到补价的,应按如下公式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和应确认的损益: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应确认的损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
计提坏账: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冲减还账准备: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发生坏账: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的会计分录是要看你举的例子了,如果有人还了你50W万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50W 贷:应收账款50W在资产负债表中都是金额要计算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借方+预收账款的借方-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登记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金额和冲减坏账准备金额,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期末应收款项余额*坏账准备计提率-计提本期坏账准备前德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