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持有到期投资视频

feion1992024-07-25  0

我们刚刚正在学这个啊,我就跟你简单说一下啊因为这个是溢价购入具体步骤如下第一年如下: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80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000贷:银行存款84000 借:应收利息 9600贷:投资收益645.6 倒挤出来的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8954.4 84000*10.66%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84000-645.6=83354.4第二年的基本上跟这个差不多,你就照着这种思路应该能算出来需要记住的是第一年年末的摊余成本是第一年年初的摊余成本,然后依次类推。应收利息=名义利息=面值×票面利率利息收入=实际利息=年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本期利息调整摊销额=名义利息-实际利息年末摊余成本=年初摊余成本-本期利息调整摊销额亲,给分哦,我打得很幸苦啊

1、持有至到期投资共有三个明细科目,如下所示: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应计利息

——利息调整

2、初始计量的总原则:

①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也就是付出的购买债券的价款和相关的交易费用之和。正因为初始入账金额和债券的面值不一致,所以需要“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进行调整。

②付出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或者“应收利息”。

3、结合分录明确一下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注意:交易费用)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可借可贷)

扩展资料:

“成本”科目核算的是持有至到期投资也就是债券的面值,也就是票面金额。票面金额是多少,“成本”科目就核算多少。

“应计利息”科目主要用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因为平时不付息,但是期末要进行计提,所以放在“应计利息”明细科目里。对于分次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我们用“应收利息”这个一级科目进行核算。

“利息调整”科目是一个倒挤科目,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

持有至到期投资现在叫债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指的是企业打算且能够一直持有直至到期的债券证券,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具有长期性质,现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叫做债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有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等特点,目前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包括从二级市场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等。华泰证券手机APP-涨乐财富通,提供短视频、投资课、股友论坛等多种方式的投资理财知识学习渠道,可以在应用市场搜索下载使用。华泰证券,贴心管家,您想要的都在这里,快点击下方图片加入我们

1、确认利息:

借:应收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双面)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与购入时相反)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2、收本、息:

A、分次付息,到期还本: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B、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借:银行存款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每期利息×期数)

3、中途处置:出售所得价款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可借可贷)

——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可借可贷)

扩展资料

后续计量的总原则: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1.所谓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①通俗理解,就是使持有至到期投资未来的现金流入等于现在的现金流出的折现率,类比于财务成本管理中的“内含报酬率”的概念。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初始确认时,应当计算确定其实际利率。实际利率一旦确认,在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存续期内保持不变。有时我们使用“内插法”确定实际利率。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持有至到期投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86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