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转,指的是期末结账时将某一账户的余额或差额转入到另一个账户。这里涉及的两个账户,前者是转出账户,后者是转入账户,一般来说,结转后,转出账户将会没有余额。
所谓“结转”,是会计工作中重要的具体业务,通常它是把一个会计科目的发生额和余额转移到该科目或另一个会计科目的做法,这个做法叫结转。
结转的目的大体有四个:其一是为了结出本会计科目的余额;其二是为了计算本报告期的成本;三是为了计算当期的损益和利润的实现情况;其四是为了保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一定要把本会计年度末的余额转到下个会计年度。
结转的不同运用:
1、供应过程式
供应过程是生产原料的储备阶段是指企业支付货款到材料验收入库的采购过程。例:东方公司采购甲材料5000公斤,单价10元,采购费用500 元,开出转账支票支付货款,材料尚未入库。
2、生产过程式
生产过程是制造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中心环节,其核算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字:料、工、费,分别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该过程主要设置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账户。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贷:应付工资、原材料等,制造费用则间接转入生产成本
3、销售过程式
销售过程的业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销售收入的增加,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二是库存商品的减少,即结转已经销售商品的生产成本。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结转
你好,简单理解就是结算和转移的意思,会计制度规定收入类、费用成本类科目期末应无余额,要通过结转操作进行。比如收入余额在贷方,就需要 借:收入 贷:本年利润。希望采纳!!
你好,会计中的结转指的是要进行会计处理,会计结转通过编制记账凭证、汇总、平行登记总账和明细账等具体的会计业务来完成的。 收入类结转利润时,借收入类科目,贷本年利润,结转后,收入类科目期末无余额。费用成本类科目结转利润时,借本年利润,贷费用成本类科目,结转后,费用成本类科目无余额,费用成本影响了利润,然后,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和贷方之差就是本年实现的利润。
结转”,是会计处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到会计期末,费用需要结转、销售收入需要结转、本年利润需要结转等。所谓结转,就是要进行会计处理,会计结转通过编制记帐凭证、汇总、平行登记总帐和明细帐等具体的会计业务来完成的。下面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商品流通企业,只要有销售(工业企业只要生产出来了产成品),就要结转产品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假定本月某生产某产品一批,当月领料200,000万元,工资发生了5000元,制造费用归集了10000元,到月末就要结转产品成本。假设该企业期初和期末没有在产品,那末全部成本为215,000元。到会计期末就要作如下结转的会计处理: 借:产成品215,000 贷:生产成本215,000 假如本月销售了产品一批,售价为190,000元,成本为180,000元,那么也要结转销售成本,借:产品销售成本180,000 贷:产成品180,000 当然还是要作销售的(假如货款全部通过银行收到),则: 借:银行存款 222,300 贷:产品销售收入19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2,300。 最后我说说如果到了年末,还有通过更换帐簿把余额承接到下一个会计年度 的首月,这也叫结转。如果你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异议,可以随时和我联系,借以继续我们之间有意义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