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基本会计等式为: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上述是静态的平衡公式,如果在会计期间取得收入,发生费用,则变形为: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这是动态的平衡公式。
即三个计算平衡公式为: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扩展资料:
根据会计准则
第十八条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第十九条事业单位的资产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第二十条事业单位的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
短期投资是指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
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各项债权,包括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和预付账款。
1、资产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在途物资、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商誉、库存商品、长期股权投资。
2、会计主体可以主张权益的科目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
3、资产的减少及减少准备科目
坏账准备、材料成本差异、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长期应收款、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会计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扩展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2、同类要素之间发生一增一减,增减额相等的经济业务,不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3、异类要素之间发生同增同减,增加或减少的数额相等的经济业务,不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
复式记账法的平衡原理就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所有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资产=负债+所有堵权益”所有账户借方余额之和=所有账户贷方余额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