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计师(CFO)这个证书含金量很高一、 适应社会发展之需次贷危机发生以后,我国经济开始从“外向型”到“内需型”,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众多企业老板开始意识到必须从管理出效益,而财务人员也从当初的“账房先生”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决策中,而真正具备这样的思维和能力的财务管理人员却极其匮乏,同时也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来帮企业选聘这样的高级管理人才,故国家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合社会发展的初中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体系。二、 国家政策引导管理会计明确写入到《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总会计师条例》的修订工作,强化总会计师地位和职能,进一步强化总会计师参与单位财务经营决策职能,同时建立总会计师资格认证制度,为用人单位科学选聘总会计师提供制度保障!“打造会计工作升级版重在发展管理会计”,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总会计师第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提出 ,全力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争取3-5年内,全国培养一批管理会计师,5-10年,使我国管理会计跻身世界先进水平!总理提出:简政放权,今后,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和各地区、各部门自行设置的各类职业资格,不再实施许可和认定。逐步建立由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开展水平评价的职业资格制度。财务部委托中国总会计师协会进行CFO总会计师资格认证及人才评价体系建立研究。三、 职业发展所需目前中国有会计从业证书人数在1200万人以上,初级会计市场已经严重饱和,每年还有很多学校毕业生进入到初级会计市场,竞争空前惨烈,选择会计,就选择了学习和考试,这是目前会计人员的共识,目前会计人员的考试计划一般是:会计从业证——初级——中级,到中级后,一种选高会(对经验和年纪都有要求),另一种选注册会计师(单科通过率在17%左右,有些人很多年都没有通过)。而报考的人却逐年增加,再加上2016年国家取消了272项职业资格认证,有些和财务有关的考试取消后,更多人都选择去考中级及注册会计师,这样竞争更激烈!而另一方面,作为会计的另一个分支——管理会计,在国内考试几乎是空白的,与美英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相对滞后。美国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其经营部门(如生产和销售)都设有管理会计师岗位;90%的会计人员从事管理会计工作,75%的工作时间用于决策支持。在国外管理会计人才的薪水是基础会计人才的几倍,在我国基础会计的工资在3000左右,而管理会计普遍工资在5000到10000,而CFO财务总监及总会计师年薪在20万到100万,作为管理会计的空间比基础会计的晋升空间更大,也是众多企业所需的,而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相当匮乏,所以,现在去学习和参加CFO总会计师资格认证是必须的!四、 会计的发展趋势1991年我国刚推出注册会计师时,少有人知道这个考试,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当时的通过率很高,后来随着市场的需要,一大批外资,合资及上市公司在中国成立,对注册会计师的需求逐步增加,甚至出现注册会计师证挂靠会计师事所的情况,现在大家都认识到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和含金量,却发现现在很难考了,失去了先机。CFO总会计师资格认证考试也将有这样的发展趋势,如果您还在纠结和犹豫,其它人当然会捷足先登,如今经济下行,投资渠道单一,很多人认识到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的脑袋,别人认为没有机会时,而马云,刘强东却赚得盆满钵满,是真正没有机会还是您没有能力抓住呢?“这个职位有着一掷万金的慷慨,这个职位有着一毛不拔的吝啬;这是能书写企业一夜暴富神话的职位,也是能让百年基业一夜之间消散殆尽的职位;这就是CFO,首席财务官。
首先要抱有一个学习的心态,因为现在国家的财经政策还有相关的制度在不断的出台和完善中,作为总会计师,首先要不断的保持学习的心态,及时掌握国家新的财税政策,确保单位的核算和一些财税事项能及时的享受到国家的红利政策。要有全局观和战略眼光,因为作为总会计师,首先负责一个单位的核算自己,一定要站在战略的角度来规划公司的一些财经制度和核算的方式方法。妥善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及同级关系,因为总会计师由于不直接领导财务部难免会与财务部的领导会有一定的工作上的交集要领导好,单位的会计核算的话就需要及时的与财务同事或者其他部门的同事相互沟通协调。总会计师是在单位主要领导人领导下,主管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在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实行总会计师制度,有利于加强经济核算和会计管理。总会计师,是组织领导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参与本单位重要经济问题分析和决策的单位行政领导人员,总会计师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员工作,直接对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负责。所以总会计师不是一种专业技术职务,也不是会计机构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而是一种行政职务。总会计师的提法源自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当时是一个既对国家负责,又对厂长(经理)负责的职位。进入市场经济之后,我国企业一般都是在“对总经理负责”这一含义上定位总会计师的职责。国务院1990年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对总会计师的定位是“总会计师是单位行政领导成员,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工作,主要对单位主要行政领导负责。凡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在单位行政领导成员中,不设与总会计师职权重叠的副职”。中文名总会计师职 务负责主管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工作提法来源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关条例《总会计师条例》设置要求我国1985年颁布实施的《会计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设置总会计师的要求,充分肯定了总会计师制度,从而大大推动了我国总会计师制度的发展。1990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总会计师条例》。《条例》结合我国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对总会计师的地位、职责、权限、任免与奖惩作了完整、全面、系统、具体的规定,使我国总会计师制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1993年修改《会计法》时再次明确规定:“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可以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由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担任。”当然,这次修订的《会计法》对设置总会计师的范围又有了新的规定,即“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且是“必需设置总会计师”。工作交接编辑
一、总会计师应具备的专业胜任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总会计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总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则成为极其重要的方面。专业胜任能力,是指作为总会计师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能够胜任岗位工作,作为总会计师,不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但必须具备相当的教育程度和一定的能力。(一)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指总会计师从事财会工作首先必须具备会计、税务及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包括:一般知识和基础知识、组织及商务知识、信息技术知识、会计、审计及相关知识。日趋复杂的企业经济活动和管理行为要求总会计师必备的知识越来越广博。(二)专业技能专业技能一般包括分析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创新能力、谈判能力、人际关系、建立和利用组织内部和组织间网络的能力、在压力、变化、冲突和挑战的情形下有效地处理危机的能力。归纳起来主要是智力技能、人际关系与沟通技能。二、总会计师应加强个人的修养和学习肩负重任的总会计师,面对挑战,更新观念,立足本职,放眼大局,把握经济发展脉搏,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此,总会计师应提升以下方面的职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