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费属于劳务费。
劳务费保括个人所得税中的劳务报酬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各种劳务所取所得的,它与工资薪金所得的区别在于劳务报酬是独立个人从事自由职业取得的所得,而工资薪金所得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即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劳务报酬保括范围: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计、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因此培训费属于劳务费。
扩展资料:
劳务费计算公式如下:
劳务费=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销 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产品税前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分摊后的销售税金及附加-分摊后的期间费用
产品销售收入= 国内销售收入+出口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成本是指与产品销售收入相对应的销售成本。
分摊后的销售税金及附加 = 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分摊比例(按照销售额进行分摊)
分摊后的期间费用= 企业期间费用合计×分摊比例(按照销售额进行分摊)
分摊比例(%)=该种产品销售额/企业生产全部产品销售额(包括该种产品)×10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劳务费
支付职工培训费会计分录为:
1、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2、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企业应当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提取、结算、使用等情况。该科目的贷方登记已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的职工薪酬的数额。
支付职工培训费注意:
从薪酬的涵盖时间和支付形式来看,职工薪酬包括企业在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给予的所有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从薪酬的支付对象来看,包括提供给职工本人和其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比如支付给因公伤亡职工的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抚恤金。
“培训费”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可设置二级科目“职工教育经费”。具体的会计流程为:1、计提培训费时:
借: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2、发放培训费的: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职工薪酬
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一)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二)职工福利费;
(三)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四)住房公积金;
(五)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六)非货币性福利。这是指企业以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自己拥有的资产或租赁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或者向职工提供企业一定补贴的商品或服务等。
(七)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八)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9 号——职工薪酬》.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06
培训费属于应付职工薪酬中的职工教育经费。
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贷:库存现金
借:管理费用
贷: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企业培训费属于"职工教育经费"核算的内容,根据会计准则规定记入当期损益,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可以当期抵扣,但超过部分则在以后期间抵扣,需要做纳税调整确认递延。
扩展资料:
培训费社会集资:
1、可由政府通过税收的方式征收培训费。其次,由国家组织、社会统筹各企业出资赞助。
2、新加坡政府规定,所有企事业单位,都要向国家上缴技能发展基金,凡开展员工培训的,则可向国家申请技能发展基金,培训多得到的经费也多。不培训的则白缴技能发展基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新加坡企事业单位的培训工作。
3、美国联邦政府用于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失业保险金(加拿大称为就业保障金)。另外,美国还将财政预算的3%用于就业服务。作为就业培训的重要的战略之一。为鼓励小企业培训,目前,美国政府正在尝试通过提高部分资金资助,鼓励中小企业联合办培训。
4、美国和加拿大政府,在培训资金使用方式上主要采用政府制定培训就业项目,公司的培训只有参加这些项目才能得到培训经费;这种投入方式带来补贴或“购买”的特征,相当灵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培训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