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产品 200 千克, P 产品的市场售价 150 元 / 千克,单位税金和利润 50 元。这里应该是副产品的成本简单计算,50 是副产品的毛利,售价150-50=单位成本,200*100再减去(2000+3000)。得出副产品的成本 15000。联合成本 160000-15000(副产品成本)145000均作为甲产品的成本。。供参考。。
答案没错,BCD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日常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联系的纽带,用来登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月末,再通过对存货成本差异的分摊,将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和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进行反映的一种核算方法。 [1] 同时计划成本法下存货的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如果企业的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计划成本法方法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的,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采用计划成本法,其首要问题是制定好一个合理的计划成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构成内容相一致为保持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可比性,以考核采购部门业绩,要求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口径一致,包括买价、运杂费和相关的税金等。计划成本法2、计划成本应尽可能接近实际虽然计划成本的高低可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对发生和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并无影响,但如果计划成本脱离实际成本太多,则无法随时通过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考核采购部门的成果。所以在制定计划成本时,应尽可能使计划成本接近实际成本。可由企业的采购部门联合财会等有关部门参照同类存货以往实际成本,并根据物价涨幅等相关因素共同研究制定。当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发生重大差异时,应作调整。
会计中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1、取得投资时:成本法: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权益法: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2、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与其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的份额的差额:成本法:不确认权益法:如果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低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的份额的差额,调整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高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的份额的差额,不调整初始投资成本。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上述差额)3、被投资单位权益变动时:成本法: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当保持不变权益法:按比例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4、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或发生亏损时:成本法:不作处理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亏损时作相反分录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5、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时:成本法:作为当期投资收益处理: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权益法: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分派现金股利,分得的现金股利没有超过已确认的损益调整的,就要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超过部分(也就是当损益调整明细科目金额为0时),即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当年分得的现金股利也是按以上原则处理。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或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6、收到现金股利时:成本法: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权益法: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成本法:投资后按实际成本确认账面价值,除追加投资、将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为投资或收加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保持不变。权益法: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链接:
提取码: sw6h
该内容通过一些高频考点、常考知识点、真题考点之类的题材,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进行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