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造假是一个全流程覆盖所有公司运营层面系统性的操作,我也从审计师过来人的身份以及过往经验且一一道来:1 首先,财务造假一般需要虚增收入或利润,因此通过关联交易应该是比较直接的方法。设立表面并无关系的关联方,伪造大额购销交易记录。这种情况下一般的审计程序(询证,抽凭等)可能失效。因此,审计过程中,对于关联交易的识别是重中之重,很多的anti fraud程序会过程中采用,比如重大经销商客户实地走访,抽取样本对相关工商注册信息进行核查,看是否被审计公司相关的地址,以及其地址是否真实存在,公司设立时间,营业范围注册资本等是否合适,董监高是否为公司高管等等,当然审计师是有局限性的,对于部分确实表面并无关联的也看起来没有问题也只得放过,但是相关程序必须要做足。2 从存货的角度,伪造大额销售交易量的同时,从成本角度也需要进行匹配,因此从采购环节入手,直到生产流程的成本归集以及存货销售的全流程,均需要进行财务造假。造假方式最简单的也可以通过无表面联系的关联方入手,伪造虚增采购成本,生产流程和成本归集也需要进行虚增造假,最后发货相关单据等也需要进行造假。当然,也有前述流程只有最后一个流程进行造假的,比如真实采购真实生产,但是不实际销售发货,而仅仅存放于仓库进行伪装,仅仅伪造发货销售单据,或者发货至外租的存放点进行存放,而不进行实际销售。这种情况下理论上只是对存货进行虚假发货,是一个截止性的造假,因为相关程序理论上不可持续,仅仅是为完成当年或当期目标进行的应急处理。从审计角度,审计师执行的程序就多了,采购端的一般性程序以及刚刚提及的anti fraud程序,另外存货实地盘点是很重要anti fraud的流程(当然往往也是很被忽视和被糊弄的流程),帐到实实到帐的随机抽取盘点实物确认,有的时候因为很多原因相关程序可能执行了但是并没有到位,所以很多时候很难发现问题。场外仓库的问题需要对相关费用进行分析抽样,看货运费用是否合适,外运终点是否为客户终端,是否有不正常的大额外场租金费用等等。3 最后造假需要实现的是虚构现金流转。所有交易到最后都需要转化为现金进行体现,因此对于货币现金的核查就是所有anti fraud程序中的重中之重。刚刚所有所说的交易,到最后都需要落实到现金的流入流出之中。对于财务造假来说,简单的话就是伪造大额系统内财务交易记录,或者伪造大额未实际发生的现金交易记录,这种造假方式只需要在企业内部的财务系统中进行操作,而不经过独立第三方的体系流转(比如银行账户或者支付宝等),这是非常可疑的操作,也很容易被发现猫腻,一般勤勉尽责的审计师都会注意到这部分的问题。难度大点的造假,需要对银行流水也进行伪造,这里说的伪造不是指ps假的银行流水(当然这也时有发生,但是实在太傻了),而是通过真金白银伪造大额现金流转,当然现金的获取流转留存也是需要成本的,如果想要把货币现金做的天衣无缝,需要股东或者高管团队有大量现金储备在体外流转,这个成本也是很高的,在不出现纰漏的情况下伪造假帐其实需要财务造假经验以及非常强的团队执行力进行操作。综上所述,其实财务造假要做的天衣无缝确实是一门学问,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有如此能力的团队,最后去用在财务造假上,实在让人唏嘘,这样的能力,要是把心思放在主业上,估计也能取得一定的成就了。会计学堂专注财会培训,30天让你成为会计高手!
1、会计舞弊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 答:会计舞弊概括讲就是使会计报表不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即会计报表存在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主要有:1)伪造、变造会计记录或凭证,2)侵占资产,3)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5)畜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具体方面不胜枚举。2、会计舞弊常见的方式有哪些?具体是在哪些科目上面进行舞弊?答:很多方面:虚增、减资产,虚增、减负债,多计、少计收入成本和期间费用等,任何一个科目都可能进行舞弊。3、会计舞弊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答:会计报表不客观,对报表使用者造成不利影响。如投资者投资决策失误,债权银行将款放给财务状况极差的公司,供应商将货物赊销给财务状况恶化的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4、对于会计舞弊,我们应当采取怎么样的防范措施? 答:要求公司加强内控,审计过程中实施充分适当的审计程序;各行政部门加强处罚力度对于我们注册会计师审计人员来说,应保持应有的认真和谨慎态度,揭示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会计错误与舞弊,注册会计师如果未能将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和舞弊揭露出来,可能应负审计责任,关键要看未能查出的原因是不是源自于注册会计师本身的过错。即要实施充分适当的审计程序,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来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若证实报表错误或舞弊存在,应提请被审计单位做适当处理,并考虑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必要时,应征求律师的意见或取消业务约定,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或适当披露已发现的重大错误与舞弊,注册会计师应视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发表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以此来避免承担审计责任。
每一家现代工业企业都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方便快捷的途径。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上市公司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如母公司、子公司等;关系企业是指虽然没有股权关系,但关系非常亲密的企业)。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解决的方法很简单——让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把货物退回来,填写一个退货单据,这笔交易就相当于没有发生,上一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都要重新修正,但是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已经太晚了。打个比方说,某家汽车公司声称自己在某年度卖出了1万台汽车,赚取了1000万美圆利润(当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会注明是赊账销售),这使得它的股价一路攀升;到了第二年年底,这家汽车公司突然又声称上一年度销售的1万辆汽车都被退货了,此前宣布的1000万美圆利润都要取消,股价肯定会一落千丈,缺乏警惕的投资者必然损失惨重。在西方,投资者的经验都比较丰富,这种小把戏不过市场;但是在中国,不但普通投资者缺乏经验,机构投资者、分析机构和证券媒体都缺乏相应的水平,类似的假账陷阱还真的过了不少人。更严重的违规操作则是虚构应收账款,伪造根本不存在的销售记录,这已经超出了普通的“操纵利润”范畴,是彻头彻尾的造假。当年的“银广夏”和“郑百文”就曾经因为虚构应收账款被处以重罚。在“达尔曼”重大假账事件中,“虚构应收账款”同样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可以是委托理财,可以是某种短期借款,也可以是使用某种无形资产的款项等等。让我们站在做假账的企业的角度来看问题,“其他应收款”的操纵难度显然比“应收账款”要低,因为“应收账款”毕竟是货款,需要实物,实物销售单据被发现造假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其他应收款,在造假方面比较容易,而且估价的随意性比较大,不容易露出马脚。有了银广夏和郑百文虚构销售记录被发现的前车之鉴,后来的造假者倾向于更安全的造假手段;“其他应收款”则来无影去无踪,除非派出专业人士进行详细调查,很难抓到确实证据。对于服务业企业来讲,由于销售的不是产品,当然不可能有“应收账款”,如果要做假账,只能在“其他应收款”上做手脚。在中国股市,“其他应收款”居高不下的公司很多,真的被查明做假账的却少之又少。换一个角度思考,许多公司的高额“其他应收款”不完全是虚构利润的结果,而是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的结果。早在2001年,中国上市公司就进行了大规模清理欠款的努力,大部分欠款都是大股东挪用资金的结果,而且大部分以“其他应收款”的名义进入会计账目。虽然大股东挪用上市公司资金早已被视为中国股市的顽症,并被监管部门三令五申进行清查,但至今仍没有根治的迹象。在目前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下,大股东想企业资金简直是易如反掌;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做假账,但肯定是一种违规行为。二、与“应收账款”相连的“坏账准备金”与应收账款相对应的关键词是“坏账准备金”,通俗的说,坏账准备金就是假设应收账款中有一定比例无法收回,对方有可能赖帐,必须提前把这部分赖帐金额扣掉。对于应收账款数额巨大的企业,坏账准备金一个百分点的变化都可能造成净利润的急剧变化。举个例子,波音公司每年销售的客运飞机价值是以十亿美圆计算的,这些飞机都是分期付款,只要坏账准备金变化一个百分点,波音公司的净利润就会出现上千万美圆的变化,对股价产生戏剧性影响。理论上讲,上市公司的坏账准备金比例应该根据账龄而变化,账龄越长的账款,遭遇赖账的可能性越大,坏账准备金比例也应该越高;某些时间太长的账款已经失去了偿还的可能,应该予以勾销,承认损失。对于已经肯定无法偿还的账款,比如对方破产,应该尽快予以勾销。遗憾的是,目前仍然有部分上市公司对所有“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按照同一比例计提,完全不考虑账龄的因素,甚至根本不公布账龄结构。在阅读公司财务报表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它是否公布了应收账款的账龄,是否按照账龄确定坏账准备金,是否及时勾销了因长期拖欠或对方破产而无法偿还的应收账款;如果答案是“否”,我们就应该高度警惕。从2002年开始,中国证监会对各个上市公司进行了财务账目的巡回审查,坏账准备金和折旧费都是审查的重点,结果有大批公司因为违反会计准则、进行暗箱操作,被予以警告或处分,它们的财务报表也被迫修正。但是,正如我在前面提到的,无论证监会处罚多少家违规企业,处罚的力度有多大,如果普通投资者没有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类似的假账事件必然会一再重演,投资者的损失也会难以避免。三、最大的黑洞——固定资产投资许多中国上市公司的历史就是不断募集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历史,他们发行股票是为了固定资产投资,增发配股是为了固定资产投资,不分配利润也是为了省钱行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的阴影里,是否隐藏着违规操作的痕迹?固定资产投资是公司做假账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但是这种假账不可能做的太过分。公司可以故意夸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本,借机转移资金,使股东蒙受损失;也可以故意低估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本,或者在财务报表中故意延长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减少每一年的成本或费用,借此抬高公司净利润——这些夸大或者低估都是有限的。如果一家公司在固定资产投资上做的手脚太过火,很容易被人看出马脚,因为固定资产是无法移动的,很容易审查;虽然其市场价格往往很难估算,但其投资成本还是可以估算的。监管部门如果想搞清楚某家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有没有很大水分,只需要带上一些固定资产评估专家到工地上去看一看,做一个简单的调查,真相就可以大白于天下。事实就是如此简单,但是在中国,仍然有许多虚假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没有被揭露,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投资者,对此都缺乏足够的警惕性。如果一个投资者对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造假现象抱有警惕性,他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调查:上市公司承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没有在预定时间内完工?比如某家公司在某年度开始建设一家新工厂,承诺在第二年完工,但是在第二年年度报告中又宣布推迟,就很值得怀疑了。而且,项目完工并不意味着发挥效益,许多项目在完工几个月甚至几年后仍然无法发挥效益,或者刚刚发挥效益又因故重新整顿,这就更值得怀疑了。如果董事会在年度报告和季度报告中没有明确的解释,我们完全有理由质疑该公司在搞“钓鱼工程”,或者干脆就是在搞“纸上工程”。目前,不少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呈现高额化、长期化趋势,承诺投入的资金动辄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项目建设周期动辄三五年甚至七八年,仅仅完成土建封顶的时间就很漫长,更不要说发挥效益了。这样漫长的建设周期,这样缓慢的投资进度,给上市公司提供了做假账的充裕空间,比那些“短平快”的小规模工程拥有更大的回旋余地,监管部门清查的难度也更大。即使真的调查清楚,往往也要等到工程接近完工的时候,那时投资者的损失已经很难挽回了。
1、会计舞弊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试答:会计舞弊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 诈行为。它与会计错误有相近或相同的形式,但本质却完全不一样。舞弊是不可告人的,不敢公之于众,往往伴有一定形式的伪装和掩饰,通过虚构事实或隐蔽真相等手法将水搅浑,让人难以发现。2、会计舞弊常见的方式有哪些?具体是在哪些科目上面进行舞弊?试答:目前会计舞弊的常见手段应是▲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侵占资产。▲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 ▲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利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和薄弱环节进行舞弊,以达到满足私欲的目的。如出纳人员利用企业空白支票、财务专用章、法人印鉴未予分离保管的弊端,私自开具支票,挪用公款;经费报销核算人员利用企业报销审批制度不严密,而将自己的个人消费票据随同有关业务支出一起报销人账,即平常所指的虚报冒领、私物公报。▲拉拢与自己职责不相容的人员串通舞弊。如存货核算人员拉拢仓库保管人员侵吞存货;费用核算人员串通出纳人员虚列费用侵吞公款等;收入核算人员串通出纳将收入不入账,支出人员串通出纳将支出多入账予以私分等. ▲隐匿或套改凭证。如发票造假、伪造单据,“阴阳发票”,“大头小尾发票,虚开和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虚构业务。如上市公司为取上市资格虚构收入、少计费用;为套取现金而虚构预借差旅费;出纳为侵吞现金而虚构支出。▲利用一些跨期摊提类会计科目进行舞弊。如为了调节利润,而多摊、少摊或多提、少提“长期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账户;为隐瞒销售收入而将“预收账款”长期挂账不予转销;为套取现金而利用应收应付等往来科目来回倒账。▲恶意使用会计制度准则中不完善的、有漏洞的地方,以达到其不良目的。▲利用计算机舞弊。盗用企业计算机密码进行隐蔽的程序修改或暗藏程序,扰乱计算机程序,使其达到不法目的。▲会计错误也会演变为会计舞弊。例如经营核算人员对费用报销业务多记借贷双方会计科目金额的差错,就容易使出纳入员侵吞公款而得逞。3、会计舞弊产生怎么样的影响?试答:舞弊行为发生后,会造成会计信息与其反映的经济活动的事实不相符,必然使内部经营管理以及外部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利益造成巨大危害,进而影响整个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4、对于会计舞弊,我们应当采取怎么样的防范措施? 试答:我们应防微杜渐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及时发现错弊。最好的防范措施就是要进行查账。查账是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制度、办法,揭露经济违法违规现象,打击经济犯罪,实施经济监督,以维护正当的经济关系和有序的经济运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现代查账,已成为通过经济监督,对国民经济进行微观管理、宏观调控,打击经济犯罪的重要手段。以上回答不知能否符合你的要求,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