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会计制度

feion1992024-07-25  0

国家统一制度包括:会计部门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38个)《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财务通则》

2004 年8月18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印发〈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04]7号),规定于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范围内全面实施。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如下:

该制度适用于在境内依法成立的各类民间非营利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这些非营利组织应符合3个条件:不以营利为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因为出资而拥有非营利组织的所有权,收支结余不得向出资者分配;非营利组织一旦进行清算,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应按规定继续用于社会公益事业。

近些年来,各类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较广、涉及公众较多、影响较大,作为民间非营利组织与捐赠人、会员、服务对象、政府主管部门等的`沟通渠道的会计信息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会计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财政部制定出台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考虑到很多民间非营利组织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实际情况,为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2004年10月19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印发〈民间非营利组织新旧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 [2004]13号),明确了调账原则及主要账务调整。2004年10月28日,财政部、民政部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实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04]17号),要求切实做好宣传培训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财政部会计司还下发了《关于做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宣传贯彻工作的通知》(财会便[2004]26号),要求做好该制度的宣传工作,确保制度积极稳妥的实施。

制度点评如下:

这项制度是中国第一部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制度,是会计改革进程中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它的颁布执行,标志着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规范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必将对非营利事业,特别是民间非营利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4 年9月30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印发〈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04]12号),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1996年财政部颁发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试行)》同时废止。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如下:

该制度适用于按村或村民小组设置的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民委员会执行本制度。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特殊的经济主体,加强其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对提高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一些地方只注重产业结构调整而忽视了对其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规范,致使相当一部分村级财务混乱,大量集体资产流失。为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新情况,搞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工作,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根据《会计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政部制定颁发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是:

为适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从事经济发展为主,同时兼有一定社区管理职能的实际情况,全面核算、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活动和社区管理的财务收支,做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工作,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财政部于2004年4月27日正式发布《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要求从2005年1月1日起,取代过去各种会计制度。

内容提要

全国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从2005年1月1日起,结束旧账,建立新账,严格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核算。统一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发布与实施,是我国会计界的又一件大事,是我国会计核算体系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对全国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人员、审计人员的挑战。

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有哪些?答: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⑴ 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认真做好记账、算账工作,年终搞好分配决算和分配兑现工作。⑵ 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对本单位处理会计事务的方法作出具体规定,如采用何种会计处理程序及选用何种成本计算方法等。⑶ 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认真编制并严格执行财务计划、预算;遵守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等。⑷ 按照承包责任制的要求,及时与承包单位签订合同,记录和考核合同执行情况以及结算和兑现工作。⑸ 如实反映经济情况,定期公布账目,及时编报各种会计、统计报表。⑹ 认真进行会计检查,搞好内部会计监督,并接受外部监督和指导。⑺ 定期检查分析财务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挖掘增收节支潜力,考核资金使用效果,指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建议。⑻ 指导承包单位搞好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业务水平。⑼ 妥善保管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档案资料。⑽ 遵守、宣传、维护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同一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作斗争。 ⑾ 办理其他会计事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84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