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增值税条例规定,为生产免税货物而耗用的原材料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也就是要将这部分进项税转出计入成本。
但是在购进项目部分用于应税项目部分用于免税项目的情况下,对于免税项目应转出的进项税额,普遍认为比较科学I约方法是采用销售额比例法,即用免税项目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来计算分摊应转出的进项税额。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规定,销售免税项目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开具专用发票。有人认为,免税项目在会计处理时,不产生应交税费的贷项。但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和流通各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附加值进行征税。
免税项目在流转过程中仍然会有新增价值,即仍然负有纳税义务,而免税则是国家出于特定目的将本该征缴的税额不予征缴,作为国家对纳税人的一种“补贴”。
而且,增值税实行税负转嫁,纳税人和负税人可能不是同一主体,所以,这里的免税只能是针对纳税人而言,而负税人则不一定享有这种优惠,即纳税人销售免税项目,尽管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其开具给买方的普通发票金额应该是销售额和销项税额的合计数,并且按合计数收取款项。如果不向购买方收取销项税额,纳税人的“补贴收入”又从何而来呢?所以,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不含税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再将销项税额中的金额作为应免征的税额进行结转,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一般免征增值税有:1、直接出口销售;2、加工贸易转厂出口;3、其他的销售免税不多见既然免交增值税,即是按销售额直接作为收入了借:应收帐款-**(外币户)贷:主营业务收入
最准确、最新不敢保证,但一般情况下可以这样处理:取得普通发票不涉及进项税:借:管理费用等相关科目贷:应付账款等相关科目取得专用发票:一般纳税人外购产品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免增值税项目,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销项税,需作进项税额转出。收到发票当月未认证(当月认证就无需经过“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借:管理费用等相关科目(不含税)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等 相关科目发票认证月份: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借:管理费用等相关科目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最新、最准确的答案,望不吝赐教。
免征增值税应是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企业不能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1、平时销售时按正常业务做: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2、月底把免征增值税做: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3、增值税减免后,销售税金及附加费也要减免,同样转入营业外收入就可以。
增值税免税是指某项应税行为,因为国家政策扶持,销售环节不征收增值税,但进项不允许抵扣,不退还。享受免税的产品或服务,开具发票时,税率栏次选择零。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了下列7个项目免征增值税:
1、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
2、避孕药品和用具;
3、古旧图书;
4、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5、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6、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7、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除前款规定外,增值税的免税、减税项目由国务院规定。任何地区、部门均不得规定免税、减税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