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研发支出”账户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如果企业买设备是用于研发部门的,当然计入该科目了 直线法提月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的月数 例如该题,预计使用的月数为:10年乘与12个月 共计120个月月折旧额=(4800000-0)/120=40000 4)中的累计折旧就是把曾经计提过的折旧额加起来,“固定资产清理”这个科目你可以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用“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反推出“固定资产清理” 企业因出售、报废、损毁等转出的固定资产,将固定资产转入固定资产清理,按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账户,按其账面原值贷记“固定资产”账户,之后还有发生的清理费用,就是把“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余额转入“银行存款”账户,不过你这题没有涉及到这步,总结一下,处置固定资产必须设置“固定资产清理”账户,之后将余额转入“银行存款”账户,而不是你上面理解的,你忘记曾经计提过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固定资产计提过折旧的账面价值就不是原值了,当然不可能像你说的原价买原价卖了,只要记住以后遇到别犯同样错误就行了,好学好问值得表扬!
楼上,请问这样不是要先把所得税交了,以后如不再产生收入,还要发生退税问题
1、递延收益属于负债类别的会计科目。报表上列报为其他非流动负债。2、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中。3、递延收益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企业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政府补助,在“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不在递延收益科目核算。4、递延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一)企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在相关的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分配递延收益时,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管理费用”等科目。(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在以后期间确认相关费用时,按应予以补偿的金额,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用于补偿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管理费用”等科目。(三)返还政府补助时,按应返还的金额,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5、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
递延收益: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